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江西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3:49

  本文关键词:江西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雾塘 钨矿 围岩蚀变 元素迁移 云英岩化


【摘要】: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隶属于九岭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中段,该矿床与石门寺钨矿床(北区)类似,以细脉浸染型和蚀变花岗岩岩型钨矿体为主,并且矿体主要产在燕山期花岗岩株顶部内外接触带上。该矿床蚀变类型众多,其中云英岩化等蚀变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的系统研究,对该矿床的热液蚀变过程与成矿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主要完成了对矿床围岩蚀变的矿物学、岩石学、蚀变分带特征的研究,并梳理厘定了蚀变的阶段以及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特征等,对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大湖塘矿田(地区)已有的研究探讨了围岩蚀变作用对成矿的控制,并理出围岩蚀变与找矿的关系,从而指导找矿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不同类型矿体其对应蚀变分带特征不同,其中石英大脉型矿体和细脉浸染型矿体的蚀变分带主要是云英岩化带。面型蚀变主要发育在燕山期岩体与晋宁期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内外接触带的蚀变类型主要为黑鳞云母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和绿泥石化。由于岩浆活动的多期性,蚀变类型相互叠加。本文将当前岩体中最为发育的蚀变类型作为划分蚀变分带的依据,蚀变分带与内外接触带岩体的岩性密切相关。(2)研究区内有三期岩浆作用,形成了三期岩体,从早到晚分别是斑状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对各期岩体中蚀变进行了归纳,认为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碱性高温热液蚀变;2、碱性中--低温热液蚀变;3、酸性高温热液蚀变;4、中--低温热液蚀变。这四个阶段对应的蚀变分别为:1、钾长石化和黑鳞云母化;2、绢云母化;3、云英岩化;4、绿泥石化等。各期岩浆所表现出来的主要蚀变类型有所差异。(3)通过对蚀变前后岩石主量元素迁移特征研究表明:钾长石化后的岩石由于碱性长石的增加,K2O、Na2O含量增加,Ca O含量也有所增加;黑鳞云母化的岩石中Si O2的含量减少,Ca O、K2O、Na2O含量增加;发生了云英岩化的岩石普遍表现出Si O2含量减少的特征;绢云母化的岩石中绢云母的含量增加,导致主量元素中Mg O、Na2O的含量增加;在各类蚀变过程中,Ti O2或Al2O3的含量相对稳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碱性蚀变中的Ca O的含量普遍呈现升高趋势。这一现象与钨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4)通过对蚀变前后岩石微量元素迁移特征研究表明:发生了云英岩化以及黑鳞云母化的岩石中,W、Cu、Zn、Mo含量明显增加,呈迁入状态。其中云英岩化岩石中W的迁入量最为明显,是其他蚀变岩石中的几倍。而Cu、Zn的迁入则主要表现在黑鳞云母化岩石中。(5)通过对蚀变前后岩石稀土元素迁移特征研究表明:蚀变前后岩石稀土曲线类似,表明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源区。各蚀变岩石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6)通过对钨矿的化学形成条件分析表明,钨矿的形成是由于Ca2+与热液中的[WO4]2-结合后形成Ca WO4。研究区内钨矿的形成正是由于提供了所需的Ca2+。综合大雾塘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位置,以及成矿物质来源,认为Ca2+很可能是在早期的碱性蚀变进入到热液当中的,蚀变过程中碱慢慢耗尽,开始由碱性蚀变过渡为酸性蚀变,此时Ca2+再次被析出来,与热液中的[WO4]2-结合形成钨矿。这个过程与云英岩化关系密切,可将云英岩化作为野外地质找矿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大雾塘 钨矿 围岩蚀变 元素迁移 云英岩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8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2
  • 1.2 研究现状12-16
  • 1.2.1 钨矿的研究现状12-14
  • 1.2.2 华南钨矿的研究现状14-15
  • 1.2.3 研究区的研究进展15-16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17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技术路线16-17
  • 1.4 完成的工作量17-18
  • 2 区域地质18-24
  • 2.1 区域地层18-19
  • 2.2 区域构造19-20
  • 2.3 区域岩浆岩20-21
  • 2.4 区域矿产21
  • 2.5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21-24
  • 3 矿床地质24-32
  • 3.1 构造24-26
  • 3.1.1 断层24
  • 3.1.2 节理24-26
  • 3.2 岩浆岩26
  • 3.3 矿体特征26-28
  • 3.4 围岩特征28-30
  • 3.5 矿石特征30-32
  • 4 围岩蚀变特征32-46
  • 4.1 围岩蚀变类型32-40
  • 4.1.1 云英岩化32-36
  • 4.1.2 绢云母化36-37
  • 4.1.3 黑鳞云母化37-38
  • 4.1.4 钾长石化38-40
  • 4.1.5 绿泥石化40
  • 4.2 蚀变分带特征40-43
  • 4.3 蚀变阶段划分43
  • 4.4 蚀变与矿化的关系43-46
  • 5 蚀变元素迁移特征46-68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46-47
  • 5.2 元素迁移量的计算方法47-49
  • 5.3 主量元素迁移规律49-60
  • 5.4 微量元素迁移规律60-63
  • 5.5 稀土元素迁移规律63-68
  • 6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68-70
  • 7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丰成友;李大新;项新葵;周建厚;;赣北大湖塘钨矿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的矿物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J];岩石学报;2015年03期

2 蒋少涌;彭宁俊;黄兰椿;徐耀明;占岗乐;但小华;;赣北大湖塘矿集区超大型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岩石学报;2015年03期

3 彭花明;袁琪;夏菲;严兆彬;张婉婉;;江西大岭上钨矿含斑细粒花岗岩锆石成因及成岩成矿启示[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年06期

4 刘南庆;黄剑凤;秦润君;张炳远;余振东;;江西大湖塘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及其成矿机理[J];地质找矿论丛;2014年03期

5 黄兰椿;蒋少涌;;江西大湖塘富钨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13年12期

6 项新葵;王朋;詹国年;孙德明;钟波;钱振义;谭荣;;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2013年06期

7 巩小栋;张志辉;贾文彬;姚晓峰;何鹏;李永胜;甄世民;;江西武宁县大湖塘钨矿成矿流体作用浅析[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8 阮昆;王晓娜;吴奕;杨春鹏;管伟村;潘家永;;大湖塘矿田构造、花岗岩与钨成矿关系探讨[J];中国钨业;2013年05期

9 徐国辉;姜妍妍;;赣北狮尾洞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10 黄兰椿;蒋少涌;;江西大湖塘钨矿床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文文;江西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蚀变分带及其元素徖移规律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毅甜;栾川三道庄钼钨矿围岩构造蚀变分带的岩石学研究与成矿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张婉婉;江西武宁大岭上钨矿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剑辉;祁连山西段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98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98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