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震解释在崖北凹陷的应用及海磁日变校正的改进
发布时间:2017-10-26 21:11
本文关键词:重磁震解释在崖北凹陷的应用及海磁日变校正的改进
更多相关文章: 重磁震联合解释 崖北凹陷 地磁日变校正 剩余时差和幅值差
【摘要】:地震勘探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尤其是在海洋地震勘探中仍存在着对中深层地质目标识别不清,浅部强反射层屏蔽,多次波干扰等问题。单一使用地震勘探方法存在局限性,经常难以得到满意的地质解释。海洋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在具有较高横向分辨率的同时经济便宜,在我国愈发重视海洋地质调查的情况下,海洋重磁勘探可以作为海洋地震勘探的有效补充。本次研究综合利用了卫星测高重力异常数据,海洋高精度重力和磁力采集数据,基于Encom Model Vision解释平台,结合琼东南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在两条地震剖面及邻近钻井资料的约束下,对琼东南盆地崖北凹陷的两条测线进行重磁反演及联合解释,并对两条剖面中存在的地质异常体的物性进行计算。通过反演计算,琼东南盆地崖北凹陷前新生界沉积基底密度为2.70g/cm3。沉积地层的密度变化范围为2.18~2.51g/cm3。地震剖面1200m处的地质异常体经反演计算判断为新近纪时期喷出地表被后续沉积地层覆盖所形成的蘑菇状,低密度,中等磁性的火成岩体。结合磁力异常可推断在测区西部还有更大规模的发育的火成岩。并综合反演结果与崖北凹陷发育演化和沉积特征综合探讨了该火成岩及相应火山活动对崖北凹陷油气勘探的影响。在对所使用的海洋磁力数据进行地磁日变校正时时,发现了使用陆地台站记录到的地磁日变数据在进行时间匹配后与海洋磁测工区的实际地磁日变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位变化和幅值变化。本文定义了剩余时差和幅值差以定量描述这种相位和幅值的变化。并基于中国周边海域多个工区的高精度磁力异常数据和相应陆地地磁日变台站记录数据,发现剩余时差和幅值差的普遍存在,并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磁测数据校正的精度。通过对多条测线的剩余时差和幅值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幅值差的变化与测线纬度密切相关,并且可总结出经验公式用于对地磁日变校正进行改进。剩余时差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推测其应与地球电离层不规律的变化有关。通过使用校正后的地磁日变数据,能更好从海洋磁测数据中分离出地磁日变的影响以便运用于磁法解释中。
【关键词】:重磁震联合解释 崖北凹陷 地磁日变校正 剩余时差和幅值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P738.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9-10
- 1.2 本文所做的工作10-12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及重力场特征12-24
- 2.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12-16
- 2.2 南海北部卫星重力场特征及分析16-24
- 2.2.1 海底地形特征17-18
- 2.2.2 空间重力异常特征18-19
- 2.2.3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19-21
- 2.2.4 重力异常导数特征21-24
- 第三章 海磁测量地磁日变校正的改进24-44
- 3.1 海洋磁测数据的地磁日变校正24-28
- 3.2 地磁日变校正的剩余时差和幅值差28-33
- 3.3 剩余时差和幅值差的变化范围33-40
- 3.3.1 幅值差变化规律36-38
- 3.3.2 剩余时差变化规律38-40
- 3.4 对现有地磁日变校正方法的改进40-44
- 第四章 重磁三维建模与反演44-60
- 4.1 重磁三维建模反演平台介绍44-45
- 4.2 模型构建的参数选择45-51
- 4.2.1 琼东南盆地沉积地层特征46-51
- 4.2.2 琼东南盆地岩石磁性特征51
- 4.3 地层模型的建立与反演51-56
- 4.4 反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56-60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60-62
- 5.1 结论60-61
- 5.2 建议61-62
- 参考文献62-66
- 作者简介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俊杰,孙毅,赵宏杰;地磁日变观测数据理论分析[J];海洋测绘;2002年06期
2 王N段,
本文编号:1100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0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