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化学作用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荷载—化学作用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摘要】:矿山钢筋混凝土立井是矿山工程中最重要的咽喉和基础,连接地表生产系统与井下生产系统,会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整体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立井井壁在施工期间会受到冻结压力、自重、永久地压、渗水侵蚀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易使井壁混凝土产生早期损伤,导致耐久性下降,缩短使用寿命,危害井筒安全。因此,研究早龄期井壁混凝土在荷载和化学腐蚀作用下的损伤规律对提高井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室研究,制备强度等级为C50和C60的井壁混凝土,并设计出一种连续加载装置,通过对早龄期混凝土试件进行加载试验,研究应力水平、荷载种类(单次荷载、连续荷载)对井壁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早龄期混凝土试件进行化学溶液腐蚀试验,研究腐蚀溶液种类(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溶液浓度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内侵蚀离子扩散行为和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加载和化学腐蚀共同作用试验,研究荷载与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时,早龄期井壁混凝土内侵蚀离子扩散行为和28d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早龄期荷载(单次荷载、连续荷载)作用下,在一定的加载比例内,可以提高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化学腐蚀作用于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时,混凝土内侵蚀性离子含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高于清水中养护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在混合溶液中,氯盐的存在可以延缓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早龄期井壁混凝土受荷载和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时,二者相互促进,加速了混凝土的损伤进程,与单次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比较,连续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较为不利。
【关键词】:井壁混凝土 早龄期 荷载 化学腐蚀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早龄期混凝土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荷载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影响10-12
- 1.2.2 化学腐蚀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2-14
- 1.2.3 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4-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的基本性质及试验设计16-26
- 2.1 试验原材料16-18
- 2.1.1 水泥16
- 2.1.2 减水剂16
- 2.1.3 砂16-17
- 2.1.4 碎石17-18
- 2.1.5 粉煤灰18
- 2.1.6 矿粉18
- 2.2 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18-19
- 2.3 集料特性试验19-22
- 2.3.1 碎石的紧密堆积试验19-21
- 2.3.2 碎石和天然砂的紧密堆积试验21-22
- 2.4 试验设计22-25
- 2.4.1 试验方案设计22-23
- 2.4.2 配合比设计23
- 2.4.3 应力加载装置设计23-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荷载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6-34
- 3.1 试验方案26-27
- 3.1.1 单次荷载加压26
- 3.1.2 连续荷载加压26-27
- 3.2 受压面抗压强度试验27-32
- 3.2.1 试验方法及设备27
- 3.2.2 单次荷载加压受压面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27-30
- 3.2.3 连续荷载加压受压面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30-32
- 3.3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化学腐蚀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4-58
- 4.1 试验方案34-39
- 4.1.1 长期浸泡试验34
- 4.1.2 侵蚀溶液配制34-35
- 4.1.3 取样35-36
- 4.1.4 氯离子检测方法36-37
- 4.1.5 硫酸根检测方法37-39
- 4.2 化学腐蚀试验结果及分析39-56
- 4.2.1 受腐蚀混凝土的表观特征39-40
- 4.2.2 受腐蚀混凝土内离子浓度试验研究40-54
- 4.2.3 受腐蚀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54-56
- 4.3 本章小结56-58
- 第5章 荷载-化学腐蚀作用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58-72
- 5.1 试验方案58
- 5.2 早龄期混凝土受单次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试验研究58-65
- 5.2.1 单次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混凝土内离子浓度变化规律58-61
- 5.2.2 单次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61-65
- 5.3 早龄期混凝土受连续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试验研究65-71
- 5.3.1 连续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混凝土内离子浓度变化规律65-68
- 5.3.2 连续荷载-化学腐蚀共同作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68-71
- 5.4 本章小结71-72
-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77
- 导师简介77
- 企业导师简介77-78
- 作者简介78-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方;李海峰;谭恺严;吉顺文;;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测试方法评述[J];实验室科学;2012年06期
2 王培铭;刘岩;郭延辉;赵霄龙;郭京育;;混凝土早龄期收缩测试电涡流法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3 丁沙;水中和;袁新顺;;无损检测法评判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J];混凝土;2010年06期
4 谢军;;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5 秦煜;刘来君;支喜兰;张柳煜;;连续变温下早龄期混凝土应变时变规律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02期
6 江晨晖;杨杨;李鹏;王晓栋;马成畅;;水泥砂浆的早龄期热膨胀系数的时变特征[J];硅酸盐学报;2013年05期
7 朱劲松;叶青;王建东;马成畅;;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2期
8 陈波;蔡跃波;丁建彤;孙伟;龚英;;水泥细度对早龄期碾压混凝土综合抗裂性的影响(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0年09期
9 周立欣;贾文亮;王来红;王立业;;骨料类型对早龄期混凝土常温下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纪洪广;卢翔;戴志平;;早龄期荷载及低温作用下的混凝土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J];应用声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贤玉;金南国;;外界力引起的钢筋振动对早龄期混凝土影响的试验与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2 杨启斌;罗素蓉;;纤维高强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强度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3 杨思忠;杨寒冰;;预制构件混凝土早龄期性能试验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甲春;阎培渝;;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5 黄中和;;轻质骨材吸水特性与混凝土收缩性质之关联性探讨[A];轻骨料工业发展及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甲春;阎培渝;余红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概率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7 刘思国;刘岳鑫;丁一宁;;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度和早龄期收缩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侯东伟;张君;杨守谦;;聚丙烯纤维对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权磊;基于早龄期应力历史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硬化翘曲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陈军;早龄期混凝土水化进程及宏观与细微观性能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王世鸣;冲击荷载下早龄期混凝土力学和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刘会勋;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秦煜;早龄期混凝土桥梁时变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胡晓鹏;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性能时变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侯景鹏;钢筋混凝土早龄期约束收缩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晗;氯离子环境下早龄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蔡阳;低弹性模量埋入型混凝土应变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超越;矿粉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波;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5 胡辉;早龄期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开裂机制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陈珂;基于粘弹性本构关系的早龄期约束水泥砂浆环开裂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曹雄;沸石粉掺合料混凝土配制及其早龄期抗裂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8 李丞斌;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9 蔡信昕;路面混凝土早龄期徐变特性与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曾宇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0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