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表面疏水改性对微细矿物过滤特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20:47

  本文关键词:表面疏水改性对微细矿物过滤特性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细矿物 疏水改性 表面活性剂 过滤 石英


【摘要】: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泥水中微细煤泥含量趋于增加。这些微细煤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石英和高岭石等亲水性矿物。它们极易泥化,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极性高、表面水化、表面负电性强等特点,导致煤泥过滤脱水产品水分居高不下,给生产和利用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目前的助滤剂主要是从颗粒絮凝聚团的角度出发进行辅助脱水,没有考虑颗粒表面水化问题。论文提出从对煤泥矿物颗粒表面疏水改性来改善煤泥过滤脱水效果并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可以为煤泥过滤脱水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论文以选煤厂煤泥水中主要矿物(石英、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不同种类的疏水改性药剂(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石英和低灰精煤的过滤特性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疏水改性药剂,采用单因素寻优试验,从药剂用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矿浆pH值、粒度等方面分别考察了两种矿物的最佳药剂过滤脱水条件。并探究了最佳疏水改性药剂作用下,低灰精煤和石英不同混合体系(不同混合比例、不同粒度组成、不同浓度等)对其过滤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小型的DL-5C盘式真空过滤系统对微细矿物进行过滤条件的验证以及几种常用助滤剂过滤的对比试验。结合疏水药剂吸附在微细矿物前后的红外图谱变化及矿物的表面润湿性变化试验,从机理上分析疏水改性药剂对矿物的助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不同种类疏水改性药剂中,2#药剂对石英和低灰精煤过滤效果最好,一定范围内,微细矿物滤饼水分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少,过滤速度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2#药剂作用下,石英最佳过滤条件是药剂用量200g/t,搅拌时间4min,搅拌速度300 r/min, pH值在接近石英等电点pH=2处;低灰精煤的最佳过滤条件是药剂用量40g/t,搅拌时间4 min,搅拌速度300r/min, pH值在6-8左右。0.074 mm的粒级对低灰精煤的过滤影响最大,疏水药剂对粒度细的微细煤颗粒过滤改善效果明显。2)对石英和低灰精煤的不同混合体系过滤,石英含量越高,混合体系滤饼水分越高,过滤速度越慢;0.074 mm粒度级含量越多,过滤的滤饼水分越高,过滤速度越慢;矿浆浓度越高,过滤的滤饼水分越低,过滤速度反而越慢。3)利用DL-5C盘式真空过滤系统,对石英、低灰精煤及两者混合矿物在不加药剂和加2#药剂最佳过滤条件下,过滤的试验效果跟抽滤试验效果相一致。滤饼水分较空白试验分别降低5.93%,2.25%,3.09%。对比2#疏水改性药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以及聚合氯化铝等助滤药剂对过滤的影响,其中2#疏水改性药剂降低滤饼水分效果最明显。4)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助滤作用机理是降低表面张力,使颗粒表面疏水。结合加药剂和不加药剂两种情况下,微细矿物红外光谱分析试验和表面接触角试验前后的变化得知疏水改性药剂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吸附在矿物表面,矿物表面接触角增大,增大了其表面疏水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刘莉;张琴;;纳米SiO_2疏水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7期

2 李大川;同帜;陈方方;李宇;;二氧化硅凝胶的疏水改性及表征[J];膜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3 陈洪,韩利娟,徐鹏,罗平亚;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增粘机理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11期

4 白宇;黄正宏;康飞宇;;碳表面亲疏水改性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03期

5 袁瑞;李英;方洪波;王玮;;部分水解的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分子构型与体相行为的关系[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张建合;聚4-乙烯吡啶的疏水改性及结构表征[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段明,董兆雄,任冬梅,胡星琪;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J];应用化学;2004年08期

8 沈永波;邱建华;张延武;张浩勤;孙龙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用于聚砜膜的疏水改性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12期

9 赵建波;沈一丁;王磊;赖小娟;;疏水改性胍胶稠化剂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10期

10 宫瑞英;吴文辉;史学峰;;疏水改性羟丙基胍胶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玉淳;王毅琳;闫海科;;聚丙烯酰胺及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张燕妮;郭天瑛;;壳聚糖微球表面疏水改性及对蛋白质的吸附和释放行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樊艳茹;王毅琳;王金本;;双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吴琼;栾志强;李凯;叶平伟;梁赤勇;;蜂窝分子筛疏水改性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5 蒋丽琴;李学敏;刘玲容;张明明;张其清;;HepG2摄取疏水改性多糖自组装纳米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琴琴;姜蓉;;光调控疏水改性的聚丙烯酸钠与CTAB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2分会: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C];2013年

7 李姝静;吴飞鹏;李妙贞;王尔擰;;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岚;超临界CO_2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及复合材料的合成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姜国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和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林健;新型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污水处理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侯雷;氧化钙疏水改性及其对硝基苯的强化固定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宋震;聚乙烯醇的氟化疏水改性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孙建辉;光引发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肖敏;表面疏水改性对微细矿物过滤特性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徐晓慧;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形态及流变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建航;兼具表面活性的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和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冯润强;疏水改性丙烯酸乳液增稠剂的合成及其流变行为[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瑞;树枝状疏水改性碱溶丙烯酸乳液合成及其流变学行为[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晨;疏水改性对选煤厂煤泥压滤特性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86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86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