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算法的立式离心选矿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算法的立式离心选矿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离心选矿机 遗传算法(AGA) PLC-1200 模糊控制器 PID闭环控制
【摘要】:立式离心机是重要的矿石选矿设备,离心机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离心机的性能和分选效率。在应用离心选矿机选矿时,因过程比较复杂,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对电机的旋转速率往往不能进行精确的控制。本论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离心选矿机的研究现状,因进矿流量和浓度的变化对同速度电机的分矿效率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了一种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再利用控制器优化PID技术使得电机的旋转速率维持在使矿物分离的最佳状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首先通过遗传算法(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然后针对水套式离心机给出了影响离心机控制的主要参数为电机的转速和进矿流量的大小,以电机旋转速度变化误差e和电机速度变化率ec作为输入量,参数比例参数Kp,积分参数Ki,微分参数Kd值作为输出,从而调整电机旋转速率和其他参数,通过模糊推理和反模糊控制器等因素输出精确值,通过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实现对电机旋转速率的调整,借助变频器控制转速的变化快慢,从而提高选矿的精确度,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本文采用了以S7-1200为核心,通过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主要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知识库中的数据库进行优化;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包括矿物流量数据采集,压力,旋转速率等信号采样,主机、传感器以及继器电路图。软件设计采用S7 Basic V 10.5软件编写,根据程序流程图给出了信号采样程序;对于监控界面的设计,界面采用WINCC flexible软件来绘制,设计了监控、报警、旋转速度实时曲线等界面,实现了对分离过程各个部分参数的实时监控。最后,通过PID算法比较,MATLAB仿真从而突出其模糊PID的优越性。同时将PLC-1200与工控机、HMI三者合成一体,对整个系统进行以太网通讯。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排出的精矿含量明显提高,满足了矿物生产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分离效率的提高和对精矿纯度含量的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45;TP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媛彬,杨学存;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夏红,宋建成;模糊PID控制器的发展[J];化工时刊;2003年01期
3 尤飞;刘和平;延晓荣;;一类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算法及其分类[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淳于怀太;;模糊控制器的一种设计方法[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5 孟庆轩;;模型参考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7年06期
6 白瑞林;基本模糊控制器的研究[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张元福;加热炉空/燃比自寻优模糊控制器研究[J];山东冶金;2000年05期
8 钟权龙,姜长洪,于力;改善模糊控制器动态特性的方法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孔薇,谷丽娜,于飞;积分在提高模糊控制器精度中的作用[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黄卫华,方康玲;一种基于极限理论的模糊控制器规则结构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毅;何通能;贾立新;;基于连续区间的模糊控制器及其仿真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吕淑萍;赵文常;;一种改进的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3 李少龙;黄美发;匡兵;;生活垃圾搅拌烘干机的烘干温度模糊控制器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房建东;郭振兴;;并行可重构模糊控制器的在系统设计[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莫松海;喻晓峰;叶德明;;参数自调整的全量增量控制结合的模糊控制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6 齐向东;吴聚华;;一类新型的模糊控制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秦勇;贾利民;吴芳美;;通用模糊控制器的研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8 郭永红;魏庆福;;一种自学习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李征;邵世煌;;一类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10 阮同军;;设计模糊控制器的一种方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王海东 吴建华;水泥回转窑模糊控制器骨架系统开发[N];中国建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遗传优化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年
2 张泽健;前提不匹配的T-S模糊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镇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黄卫华;基于解析结构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庆春;新型PID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林峰;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D];浙江大学;1997年
6 吕红丽;Mamdani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理论研究及其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7 尤飞;模糊蕴涵算子及其构造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响应能力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田勇;高精度模糊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李威武;城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控制与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黄凯;起重机自适应智能防摆控制方法及其仿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红丽;典型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伟霞;典型模糊控制器的分析和极限结构[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风丽;基于时态约束关联规则的模糊控制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蒋瑞锋;电驱动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凯;一类机器人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6 姚建余;磁导航辊道移载式实验AGV的设计与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方文茂;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参数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杨天旭;全方位移动AGV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阎郁;弹载天线伺服平台模糊控制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苏兴国;起落架的磁流变减震器着陆控制算法及驱动电路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4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8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