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圆形巷道围岩扰动区及其临界破坏深度的确定

发布时间:2017-12-26 00:33

  本文关键词:圆形巷道围岩扰动区及其临界破坏深度的确定 出处:《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圆形巷道 扰动区 临界破坏深度 稳定性


【摘要】:地下工程开挖的扰动区和围岩的临界破坏深度是与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紧密相关的问题,应用塑性力学折线理论所得应力场新成果对圆形巷道的扰动区和围岩的临界破坏深度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扰动区的大小是井巷或采场最大直线尺寸的3~5倍,但分析表明扰动区范围与外载的大小与作用形式、泊松比和埋深有关,有时会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在围岩临界破坏深度的确定中,导出了各向同性均质地层中圆形巷道的临界破坏深度公式,结果表明临界破坏深度与地层强度峰值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容重和泊松比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圆形巷道的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F14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27804)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SK3226)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8085MKL92,1408085MKL93)
【分类号】:TD353
【正文快照】: 地下洞室开挖将引起应力重分布,重分布的结果是洞周应力发生显著变化,即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离开挖洞室较远处应力基本保持不变。通常认为开挖前后应力变化小于5%的区域没有受到开挖影响,并称这一区域的岩体为原岩;而变化大于5%的区域是开挖影响区,并称为扰动区[1]。扰动区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振华;金晓刚;刘培正;卢晨怡;;第四系下隔离矿柱临界破坏厚度研究[J];现代矿业;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1335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35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