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16 07:47

  本文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地下开采 数值模拟 边坡稳定 出处:《金属矿山》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诱发的边坡失稳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主要原因是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覆岩应力重分布,并引起岩体的移动和变形,岩体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为了研究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某矿实际开采工程为例,运用MIDAS,FLAC~(3D)等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地下采区位于边坡的坡脚、坡中和坡外区3种条件下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得出地下采区位于坡脚处开采会导致坡覆岩边坡滑移区范围最大,边坡失稳概率大;位于坡外区开采因上覆岩层沉陷使整体坡角减小,有利于边坡稳定;而位于坡中区开采时,边坡稳定状态介于两者之间。通过对该工程实例分析得到地下采区位于坡脚、坡中区时边坡安全系数不足,在坡外开采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Abstract]:The instability of slope induced by open-pit to underground mining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underground mining results in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of overburden in goaf,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rock mass, and the decrease of rock mass strength.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ining on slope stability,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such as Midas FLACU 3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lope foot of underground mining area respectively, taking the actual mining project of a certain mine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mining on slope stability under three conditions of slope and outside slope. It is concluded that mining underground mining area at the bottom of slope will lead to the largest slip area of slope overlying rock slope and large probability of slope instability. When min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slope, the slope stability state is between the two. By analyzing the example of the project, it is found that the underground mining area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the slope.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is insuffici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slope, and the slope is in a stable state when mining outside the slope.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25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K09B06) 北京市创新团队提升计划项目(编号:IDHT20140501) 北京市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编号:XN083,XN107)
【分类号】:TD85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小胜;宋嘉栋;肖木恩;;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延长露天采场服务年限的途径[J];采矿技术;2006年01期

2 孟桂芳;;国内外露天转地下开采现状[J];中国有色金属;2008年22期

3 孟桂芳;;国内外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发展现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9年04期

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J];金属矿山;2011年05期

5 王俊虎;;浅析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6 ;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冶金;2012年08期

7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确定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权[J];现代矿业;2013年03期

8 杨培章;周正濂;;露天转地下开采时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J];世界采矿快报;1990年33期

9 ;《露天转地下开采》简介[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0年06期

10 章立才;露天转地下开采的技术措施[J];金属矿山;199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运敏;张钦礼;章林;;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展望[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南世卿;刘海林;孙国权;;实测空区建模技术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池秀文;张海峰;;山东701矿露天转地下开采[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高战敏;迟淑萍;;上青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的借鉴意义[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运敏;汪为平;;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体系理论[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旭;姜仁义;;某大型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总体技术方案论证[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7 姜定海;张玉伟;许婷婷;;鲁南矿业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合理厚度留取研究[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采矿技术卷)[C];2012年

8 王秀远;;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尖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中的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采矿技术卷)[C];2012年

9 沈世荣;刘宇;;尖包包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质工作的思考[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地质测量卷)[C];2012年

10 南世卿;赵兴东;高瑞永;;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矿柱稳定性分析[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汪鑫;中钢马矿院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确定方法获发明专利[N];中国冶金报;2013年

2 张秀雷;归来庄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N];中国黄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南世卿;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左治兴;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蒋楠;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爆破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王立君;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开采动态调控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瑞龙;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高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2 江军生;获各琦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开拓系统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章启忠;大冶铁矿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几个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4 尹华光;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稳产过渡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谢盛青;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杨莹辉;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雪芳;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8 高勇;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张漓黎;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变形破坏离散单元法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史佳欢;露天转地下开采上覆岩体变形机理及其灾害预测[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5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15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