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治理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疆 煤田火区 地质灾害 治理方法 出处:《煤炭工程》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新疆煤田火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治理的前、中、后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原因,建立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机制,提出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的预防手段,并研究了煤田火区治理的前、中、后各个阶段的治理方法,为解决新疆煤田火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思路。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geological hazard problem in Xinjiang coalfield fire area, the causes of geological hazard in each stage of coal field fire control in Xinjiang are analyzed,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in coal field fire area i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coal-field fire area, and studies the control methods of pre-, mid-and post-stage of coal-field fire area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thinking for solving the geological hazard problem in Xinjiang coal-field fire area.
【作者单位】: 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局;
【分类号】:P694;TD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明星,万兆昌;陕北煤田火区磁探工作方法及效果[J];物探与化探;1987年04期
2 胡明顺;潘冬明;董守华;李娟娟;;煤火区浅部松散煤体及采空区的探地雷达响应特征[J];物探与化探;2012年04期
3 刘洪福,程小平,白春明;测氡技术在探测地下火区范围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7年01期
4 张春山,张业成,胡景江,高庆昭;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J];第四纪研究;2000年06期
5 沈艳杰;安徽省地质灾害分类及统计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2期
6 黄春鹏,刘志逊,苏茂凯;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7 ;《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出版[J];工程勘察;2001年02期
8 吕义清,李智兰;宣岩沟地质灾害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S1期
9 ;地质灾害可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10 郭跃,林孝松;地质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显新;闫述;范涛;陈明生;;煤田自燃火区综合电磁法探测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杨顺泉;;湖南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意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张业成;张春山;张梁;;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7-28)[C];1993年
4 卢耀如;;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防治地质灾害[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5 卢耀如;;积极防治地质灾害 与自然和谐共处[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6 徐卫亚;孙广忠;许兵;;论地质灾害学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7 刘传正;胡海涛;;地质灾害系统的初步探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8 徐卫亚;;地质灾害分类体系[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蔡立梅;周永章;石丙飞;窦磊;付伟;付善明;;地质灾害对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孟凡森;洪益青;;开滦林西区域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与治理[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胜;我国煤田主火区治理面积已过半[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赵应繁;湖北恩施地质灾害详查完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震后如何防治地质灾害?[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周波;拉响安全警报严防地质灾害[N];桂林日报;2008年
5 倪金凤;我区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66处[N];华兴时报;2008年
6 陈青峰邋刘邓;南丰发放预防地质灾害明白卡[N];江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健生;要防治地震引发地质灾害[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刘建刚;重建过程如有不当建设活动仍然会引发地质灾害[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向刚 向宝凤;龙山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大普查[N];团结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商昌斌;全市地质灾害检查紧锣密鼓开展[N];贵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道洪;汶川震区地质灾害输沙规律与山区河流演化趋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宇;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韩冰;雅安地区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孟庆凯;基于3S技术的卧龙大熊猫生境地质灾害影响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姚丹丹;面向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技术架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武继峰;多元信息融合的交通干线地质灾害快速应急与监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7 习建军;海底介质地震波场模拟及在典型地质灾害中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韩笑;城镇化与地质灾害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郝文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10 付建飞;辽宁省地质灾害的潜在性分布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梅惠;地质灾害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芳芳;风险社会视野中的地质灾害及其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章鹏;县级地质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颖;滇西盆岭交错区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治理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t,
本文编号:1516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1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