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体云幕抑制大型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传播
本文选题:超细粉体云幕 切入点:瓦斯爆炸 出处:《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内径357 mm、长32.4 m的管道中,以电离探针作为爆炸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检测手段,利用自主研制的爆炸抑制装置,开展了超细粉体云幕抑制体积分数为9.5%的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研究。结果表明:触发时间为125 ms条件下,采用超细ABC粉体抑爆剂,能使爆炸火焰传播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抑爆剂充装量为800 g时,爆炸火焰得以完全熄灭;就抑爆介质而言,其爆炸抑制效果依次为:超细ABC粉体、超细SiO_2粉体、普通ABC、超细Mg(OH)_2;抑爆装置触发时间大于一临界值时,仅能够减弱火焰传播,而不能将其完全熄灭。
[Abstract]:In a tube with an inner diameter of 357mm and a length of 32.4 m, the ionization probe is used as the main means of detecting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the explosive flame, and the self-developed explosion suppression device is used. The suppression of flame propagation by cloud screen of ultrafine powder with volume fraction of 9.5%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ame propagation can be inhibited in varying degrees by using ultrafine ABC powder explosion suppressor when the trigger time is 125ms. The explosion flame can be completely extinguished when the amount of explosive suppressor is 800g, and the effect of explosion suppression is: ultrafine ABC powder, ultrafine SiO_2 powder, ordinary ABC powder, superfine MgOH-2 powder, and when the trigger time of explosion suppression device is greater than a critical value, the effect of explosion suppression medium is more than a critical value. Flame propagation can only be reduced, not completely extinguished.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Warsaw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3DFG717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82)
【分类号】:TD7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跃;张景林;张包民;王晶晶;;ABC和BC干粉抑制92号汽油蒸气-空气混合物爆炸效果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8期
2 张宇明;邹高万;郜冶;董惠;霍岩;;ABC干粉对爆炸超压的抑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2年05期
3 秦文茜;王喜世;谷睿;许红利;;超细水雾作用下瓦斯的爆炸压力及升压速率[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4 文虎;王秋红;邓军;罗振敏;;超细Al(OH)_3粉体浓度对甲烷爆炸压力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9年11期
5 许涛;黄晓明;谢军;;基于气泡生长动力学的氢氧化镁阻燃性能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谢波;范宝春;;大型管道中主动式粉尘抑爆现象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威;魏树旺;蒋新生;杨卫;何标;;受限空间网状高分子材料抑制油气爆炸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6期
2 丁浩青;温小萍;邓浩鑫;苏腾飞;裴蓓;;障碍物条件下纳米SiO_2粉体抑制瓦斯爆炸特性[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3 王信群;孔丽丽;徐海顺;Piotr Wolanski;;超细粉体云幕抑制大型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传播[J];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4 罗振敏;张江;任军莹;王涛;康凯;程方明;王亚超;;NH_4H_2PO_4粉体热分解产物在瓦斯爆炸中的作用[J];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5 魏树旺;蒋新生;徐建楠;何标;齐圣;王世茂;;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10期
6 余明高;杨勇;裴蓓;牛攀;朱新娜;;N_2双流体细水雾抑制管道瓦斯爆炸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17年02期
7 刘长春;马砺;王伟峰;邓军;王刘兵;白磊;;细水雾作用下CH_4/空气总包机理对比与改进[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8 覃欣欣;司荣军;李润之;;抑爆剂面密度对瓦斯爆炸传播抑制效果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6年12期
9 魏树旺;蒋新生;齐圣;翟琰;;油气爆炸抑制实验装置的抑爆特性[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10 徐永亮;王兰云;余明高;万少杰;梁栋林;;感应式荷电细水雾对瓦斯爆炸传播速度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虎;曹玮;王开阔;程方明;;ABC干粉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6期
2 郑斌;潘仁明;;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与流动性能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01期
3 谷睿;王喜世;许红利;;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实验研究(英文)[J];火灾科学;2010年02期
4 ;Effect of CO_2 on explosion limits of flammable gases in goafs[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02期
5 李成兵;吴国栋;经福谦;;水蒸气抑制甲烷燃烧和爆炸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6 谭迎新;王志杰;高云;薄涛;;固体惰性介质对煤粉爆炸压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2期
7 余剑英;罗小锋;吴少鹏;曾旋;丛培良;;阻燃SBS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2期
8 陈晓坤;林滢;罗振敏;邓军;;水系抑制剂控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6年05期
9 谢波;范宝春;;大型管道中主动式粉尘抑爆现象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10 安秉学;李同起;王成扬;;发泡条件对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形成的影响[J];炭素技术;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桥口幸雄 ,堀口贞兹 ,孙德瑜;火焰消除器设计技术[J];化工设备设计;1993年02期
2 陆守香,张立,郭子如,秦友花,吴红波;气体火焰加速掠射粉尘床激起的气体-粉尘复合火焰[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3 王岳,雷宇,张孝谦,J.Konig,C.Eigenbrod;浮力对皱折锋面预混V形火焰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6期
4 刘暄亚,陆守香,秦俊;水雾作用下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J];火灾科学;2003年01期
5 刘fE亚,陆守香,秦俊,张立,郭子如;水雾抑制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8期
6 丁以斌;孙金华;何学超;尹艺;徐耀;黄新杰;;锆粉尘云的火焰传播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04期
7 王凯全;乐林;黄勇;齐经济;周琪;;倾斜状态汽油火焰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8 薛治家;于庆波;刘慧;史俊瑞;;过滤燃烧火焰锋面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9 徐立长;;介绍英国建筑材料的表面火焰传播分级方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0年03期
10 张源雪;吴晋湘;;室内可燃气体泄漏过程中的着火与火焰蔓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晓楠;;火焰传播模型的分析与探讨[A];2007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庞磊;吕良海;姚伟;;不同燃气浓度下室内燃气爆燃火焰波及范围分布特征[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王成;卢捷;宁建国;;煤气爆炸极限及火焰传播规律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王双峰;肖原;任坦;胡俊;;弱对流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火焰传播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应展烽;陈志华;范宝春;;管内燃烧爆炸过程中火焰与方柱相互作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成;宁建国;;不同环境条件下煤气爆炸特性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强领;高压氢气泄漏自燃机理及其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袁野;甲烷三重火焰传播与形态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许胜铭;复杂管道内瓦斯爆炸冲击波、火焰及有毒气体传播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岳;重力对稀燃弱湍流预混V形火焰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2年
5 丁以斌;锆粉云火焰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宋占兵;预混火焰在狭缝中的传播机理与熄灭条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秋红;锆粉云瞬态火焰及连续喷射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周杰;DME与丙烷层流稀释扩散火焰的抬升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9 沈忠良;声作用下涡与火焰耦合影响NO_x生成的实验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杨斌;苯/氧气及丁醇/氧气火焰的VUV光电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刚;柴油机喷雾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年志远;平板狭缝间碳氢燃料微小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苏航;定容微小空间内低碳烷烃/空气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张f:琰;材质相关的燃烧火焰特效渲染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戴文元;预混CH_4、C_2H_4、C_3H_8/O_2/N_2混合气体火焰传播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6 张旭龙;预混H_2/O_2/N_2混合气体火焰传播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7 王根娟;火焰自由基荧光强度测试系统的开发与研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8 宋德彦;多组分燃气旋流预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9 徐宗;小型管道内气体燃烧火焰传播规律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赵雪林;密闭管道内低浓度甲烷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99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9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