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高分一号卫星在京津矿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23 18:23

  本文选题:高分一号 切入点:遥感监测 出处:《现代地质》2017年04期


【摘要】:高分一号卫星于2013年成功发射,可获取2 m全色影像与8 m多光谱影像,在矿山遥感监测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研究并总结了高分一号卫星在矿山遥感监测应用时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根据高分一号影像特征建立了矿山遥感解译标志并对部分图斑进行了野外验证,最后进行了京津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通过应用研究得出结论,高分一号卫星拥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好的数据质量,地物轮廓纹理清晰、数据处理方便、解译精度较高,运用高分一号卫星进行矿山遥感监测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国土资源部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Abstract]:The Gaofin-1 satellite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in 2013 to obtain 2 m panchromatic images and 8 m multispectral images. It has great application space in min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This paper studies and summarizes the data processing flow and method of Gaofian 1 satellite in min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Gaofen No. 1 image, the min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mark is established and some of the image spots are verified in the field. Finally, the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work of Beijing and Tianjin mine remote sens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Gaofin-1 satellite has higher resolution, better data quality, clear contour texture, convenient data processing and high interpretation accuracy. The use of Gaofin-1 satellite for min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t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 basis for the depart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to formulate mineral resources planning, to rectify the order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o control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ine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121201203000160009)
【分类号】:P6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君;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年10期

2 ;矿山环境五大问题亟待解决[J];地质与勘探;2005年03期

3 康志刚;治理与保护矿山环境亟待立法和增加资金投入[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9期

4 修成国;;为了半岛的绿水青山——大连市大力整治矿山环境纪实[J];国土资源;2006年11期

5 王永生;;国外矿山环境恢复的标准与技术要求[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4期

6 ;矿山复绿在行动[J];国土资源导刊;2012年12期

7 刘欣;保护矿山环境[J];中国地质;1999年08期

8 张业成,张春山,贾永;加强矿山环境管理 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9 庞绪成,孙宝晶,李纪玉;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环保治理[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2年02期

10 曾绵华 ,范宏喜;绿色矿业路漫漫——中国矿山环境沉思录[J];国土资源;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君浒;董永观;;华东矿山环境与治理公共政策建设亟待加强(摘要)[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周爱民;鲍爱华;徐必根;徐树岚;;我国有色矿山的主要技术成就与差距[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陈林杰;秦殿军;;我国中小矿山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君浒;董永观;葛伟亚;邱永泉;张泰丽;梁晓红;;简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梅;郭文秀;;焦作市矿山环境现状与趋势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6 吴梅;郭文秀;杨皓宇;;灵宝市矿山环境现状与趋势[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7 张丽楠;程胜高;;矿山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君;白雪华;;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讨[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海青;张业成;张立海;;加强我国煤矿矿山环境管理的对策建议[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青锁;赵承勇;杨进朝;刘占时;;河南省矿山环境现状与趋势[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文;关注矿山环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2 记者 赵腊平;将尽快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投入机制[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许跃彬;石家庄:三项工程治理矿山环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李红邋崔莹;河南三年内新建矿山复垦率须达75%[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记者 王立命;鄯善强化矿山环境应急管理[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崔晓_g 通讯员 杨勇;市人大代表抽查矿山环境整治工作[N];洛阳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郭力方;山西拟逾350亿元修复矿山生态[N];中国证券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俊琴;我省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9 记者 辛勤 实习记者 黄瑾辰;昔日采金千疮百孔 今朝矿山重披绿装[N];青海日报;2013年

10 邱志勇 李光成;滁州市多渠道筹资治理“三线三边”矿山环境[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郝利娜;矿山环境效应遥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金丹;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核算[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王少军;矿山遥感调查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张国平;贵州典型矿山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5 赵汀;基于遥感和GIS的矿山环境监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6 黄志伟;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鸿键;矿山地表要素遥感特征提取与用地动态监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毓;政府监管与矿山治污博弈模型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3 罗蕾;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功能群多样性分析及铁还源功能菌NJU-T2的鉴定和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赵鹏;复杂地貌矿山立体远程数据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5 信凯;分离自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的AMDY2-9-2和AMDSY3-6-1还原铁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葛乾宇;阳泉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7 李昊阳;面向对象的山地高原矿山环境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吴开杰;攀西矿集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及地质环境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9 谭鹏;攸县煤矿矿山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郭鹏;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山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系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4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54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