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蒙库铁矿床东矿段露天采场排土情况下下部空区岩体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3 18:48
【摘要】:本次富蕴金山矿冶有限公司蒙库铁矿床东矿段铁矿露天采场稳定性评价工作,主要在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依据《富蕴金山矿冶有限公司蒙库铁矿床东矿段铁矿露天采场闭坑报告》,对富蕴金山矿冶有限公司蒙库铁矿床东矿段铁矿露天采场现状进行分析,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MIDAS等手段对富蕴金山矿冶有限公司蒙库铁矿床东矿段铁矿尾矿库露天采场现状做出评价,得出露天采场现状的稳定性结论,为合理确定露天采场最大排土高度提供理论依据,以避免露天采场下方的岩体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对地下井巷和采矿工程的安全威胁。本次研究分析了露天采场地质概况,确定稳定性计算研究方法,选择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建立二维模型,对现状露天采场各种不同排土高度状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判断不同排土高度状况下露天采场下方岩体安全状况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排土场排土高度达到96m(此时排土高度已达到露天采场边坡的最高点标高1008m),其下方岩体的应力水平仍处于安全范围之内(ANSYS分析安全系数为3.80,MIDAS分析安全系数为3.47),露天采场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也能满足要求。(2)由于计算结果显示,即使排土场排土高度达到露天采场边坡的最高点,其下方的岩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未对露天采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在排土高度尚未到达该点时,露天采场边坡仍有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车辆进入该区域,以防发生危险。(3)应采取有效措施对850m水平采空区顶板和露天采场边坡实施必要的位移、地下水位、视频等监测,预防突发事故。(4)该露天采场汇水面积不大,但夏天暴雨时仍然存在采场底部积水的可能性,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截水措施,防止内部积水导致岩石软化,危及下部采场的安全。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open-pit stope of the east section of the Mengku iron deposit in Fuyun Jinshan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 Ltd. is mainly based on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Open pit closed pit of iron mine in east section of Mengku iron deposit of Fuyun Jinshan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 Lt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pen pit of iron ore in east section of Mengku iron deposit of Fuyun Jinshan Mine and Metallurgical Co., Ltd. By means of gener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MIDAS and so on,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pen pit of the iron tailings reservoir in the east section of the Mengku iron ore deposit of Fuyun Jinshan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 Ltd., and draws a conclusion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pen pit.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asonably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dump height of open-pit stope in order to avoid the safety threat to underground roadway and mining engineering caused by the collapse of rock mass under open-pit stope. In this study,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open-pit stope is analyzed, the st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is determin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indexes of each rock and soil layer are selected, and the two-dimension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stability of open-pit stope under various dumping heights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dumping height of the dump reaches 96m (at this time it has reached the highest elevation of the open-pit slope 1008m), and its lower calcite is lower. The stress level of the body is still within the safe range (the safety factor of ANSYS analysis is 3.80 and midas is 3.47), and the overall safety factor of open-pit stope stability can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2) becaus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ven if the height of the dump reaches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open-pit slope, the rock mass below it is still in a stable state, s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open-pit slope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When the dump height has not reached this point, there is still the possibility of landslide on the slope of the open pi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persons and vehicles from entering the area. (3)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arry out necessary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level, video and so on to prevent sudden accidents in 850m horizontal goaf roof and open-pit slope. (4) the area of water catchment in the open pit is not larg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the possibility of water accumul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stope during heavy rain in summer. Therefore, effective water intercep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internal water from softening the rock and endanger the safety of the lower stope.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疆发现特大型铁矿[J];黄金科学技术;2002年05期

2 ;新疆发现特大型铁矿[J];矿业快报;2002年09期

3 ;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的铁矿产地[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2年04期

4 李钟模;中国硫铁矿床分类及预测[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2年09期

5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承接草楼铁矿整体设计项目[J];矿业快报;2003年11期

6 沈保丰;翟安民;杨春亮;曹秀兰;;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5年04期

7 A. E. 尤谢,B. 埃列夫利,王刚 ,边伟;土耳其低品位铁矿床的新评估方法[J];矿业工程;2005年01期

8 周煜双;;试论我国稀土——铁矿床的特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3期

9 王显锋;张兴润;;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10 松权衡;刘忠;杨复顶;王宝金;李任时;徐曼;张敏;;国内外铁矿资源简介[J];吉林地质;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学信;杨道斐;;姑山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1975)[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2 潘锦华;;辽宁省铁矿资源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3 李仲均;;中国古代铁矿床地质史料初探[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4 宋学信;黄崇柯;唐兴信;;我国富铁矿床三十例(1976)[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5 杨时惠;傅光学;;四川泸沽锡铁矿床黑硼锡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3年

6 潘才;肖红;;甘肃西部铁矿资源特点及开发[A];中国矿山地质找矿与矿产经济——中国矿山地质找矿和矿产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赵震宇;于平;李丽;张富贵;;中国铁矿床成矿远景区综合信息潜力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亓绍枚;唐兴信;;中国钒钛铁矿概况[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9 徐超;陈华国;何建娟;李泽;郭显忠;;山东省太平村铁矿床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任群智;;鞍本地区铁矿资源形势及对策[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琼杰;我国铁矿勘查大有可为[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陈更生;拓宽铁矿利用的视界[N];中国冶金报;2008年

3 记者 李平;安徽发现一大型铁矿[N];中国矿业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东;我国铁矿资源“后劲”仍足[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于祥明;我国东部有望找到一批铁矿[N];中国矿业报;2007年

6 刘维邋李响;我国东部铁矿勘探潜力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刘东立;近两年我国新增查明铁矿资源储量32亿吨[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记者 刘振国;我国尚有较大铁矿找矿空间[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丁全利 刘振国 高原;破铁矿约束我们怎么做[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全利 刘振国;破解铁矿约束,,我们怎么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建明;辽宁弓长岭BIF型铁矿田成矿环境与富铁矿床形成机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冯昌荣;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赵震宇;中国铁矿床成矿远景区综合信息潜力预测[D];吉林大学;2005年

4 贺建委;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毛洪江;老挝长山成矿带爬立山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段超;宁芜矿集区凹山玢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王金亮;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徐加夫;基于系统角度的莱新铁矿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任群智;鞍山地区铁矿床地质特征与隐伏矿体找矿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刘锋;新疆阿尔泰阿巴宫——蒙库一带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恒之;云南省晋宁县天井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江勇卫;宁芜南段和睦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郑仁乔;新疆东天山红云滩铁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洪里平;福建德化阳山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米强;内蒙古武川县大麻忽兔地区铁矿成因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陆春云;太行山南段西石门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长安大学;2015年

7 戴安峰;新疆东天山百灵山铁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何卫军;贵州从江九星铁矿床成矿流体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熊科;四川省越西县敏子洛木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一男;安徽庐枞盆地罗河—小包庄铁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9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99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