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超深矿井提升机卷筒受力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5 20:09
【摘要】:超深矿井提升机卷筒结构受力复杂、工况多,合理的卷筒结构参数对于提高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而目前仍存在资源浪费、稳定性差等诸多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板壳理论,将提升机卷筒视为均匀受压的旋转对称壳体,通过对卷筒结构负荷构成进行分析,提出了卷筒筒壳、端侧板及制动盘上载荷的计算方法。运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卷筒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情况。为满足卷筒重量最轻和卷筒两支轮应力差最小,分别对卷筒壁厚和支轮位置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壁厚值及最优支轮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卷筒的应力分布与钢丝绳缠绕卷筒的层数密切相关,卷筒结构在优化后减轻了重量,提高了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文内图片:图3单元梁微元截面逡逑
图片说明: 的设计变量。(、逦A邋=邋2Psin字=2P字=(15)逡逑jf0+1)邋=邋Xw邋+c(Xu)邋-Xw)逦(10)逦2逦2逡逑式(10)中是当前的最优设计序列;£为系数,0邋<邋e邋<逦钢丝绳作用在卷筒筒体上的压力=<^〃,钢丝绳在逡逑1。逦卷筒上的作用面积为《洳,钢丝绳缠绕节距t邋=邋d邋+邋e,其中r逡逑在每次迭代结束时都要进行收敛检查,当满足下列条件逦为卷筒半径W为钢丝绳直径,e相邻绳圈间隙,则钢丝绳作用逡逑之一时,就会认定优化问题就是收敛,则停止迭代运算。逦在卷筒上的载荷集度?为逡逑1)当前设计的目标函数与当前最佳设计的目标函数的逦q邋=哑(16)逡逑差值小于目标函数允许误差,B卩逦—n逡逑_逦多层缠绕时,由于缠绕层数的增加,筒壳的外载荷也增逡逑大了。在缠绕一层时,筒壳自由段的载荷集度为?C,由于多逡逑g|]逦层缠绕时,后来的缠绕层会使筒壳产生附加变形,从而使先逡逑缠上的那些的钢丝绳拉力降低。用C9C?表示多层缠绕时自逡逑1邋^逦1邋 ̄T逦(12)逦由段的外载荷集度,C为钢丝绳的拉力降低系数,C?表示在n逡逑3)
文内图片:图2邋钢丝绳对卷筒压力
图片说明: 的设计变量。(、逦A邋=邋2Psin字=2P字=(15)逡逑jf0+1)邋=邋Xw邋+c(Xu)邋-Xw)逦(10)逦2逦2逡逑式(10)中是当前的最优设计序列;£为系数,0邋<邋e邋<逦钢丝绳作用在卷筒筒体上的压力=<^〃,钢丝绳在逡逑1。逦卷筒上的作用面积为《洳,钢丝绳缠绕节距t邋=邋d邋+邋e,其中r逡逑在每次迭代结束时都要进行收敛检查,当满足下列条件逦为卷筒半径W为钢丝绳直径,e相邻绳圈间隙,则钢丝绳作用逡逑之一时,就会认定优化问题就是收敛,则停止迭代运算。逦在卷筒上的载荷集度?为逡逑1)当前设计的目标函数与当前最佳设计的目标函数的逦q邋=哑(16)逡逑差值小于目标函数允许误差,B卩逦—n逡逑_逦多层缠绕时,由于缠绕层数的增加,筒壳的外载荷也增逡逑大了。在缠绕一层时,筒壳自由段的载荷集度为?C,由于多逡逑g|]逦层缠绕时,后来的缠绕层会使筒壳产生附加变形,从而使先逡逑缠上的那些的钢丝绳拉力降低。用C9C?表示多层缠绕时自逡逑1邋^逦1邋 ̄T逦(12)逦由段的外载荷集度,,C为钢丝绳的拉力降低系数,C?表示在n逡逑3)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049402)
【分类号】:TD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峰;;矿井提升机系统低速振荡治理[J];煤矿机械;2008年04期

2 徐风岐;;浅谈我国矿井提升机的未来发展[J];矿山机械;2009年11期

3 魏强峰;;矿井提升机卡灌的原因及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8期

4 左少周;;矿井提升机多中段控制的实现[J];煤矿机电;2012年03期

5 韩凌玲;钱彬;;基于计算机的矿井提升机监控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3年03期

6 刘孝元;国产矿井提升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机械;1988年04期

7 刘固邦;矿井提升机基础安装[J];有色设备;1994年03期

8 卢燕;矿井提升机的故障监视和诊断[J];金属矿山;1998年03期

9 李绍望,邵明同,张绍木,张峻岭;矿井提升机的选型经验[J];矿山机械;1998年09期

10 张厚斌,李国平;矿井提升机的故障监视和诊断[J];江苏煤炭;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胜国;黄清华;;金属矿山矿井提升机应用中存在问题及改造的实践[A];第十八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苏荣华;齐飞;王碧s

本文编号:2514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14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