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3 18:47
【摘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也可寻找更多矿产资源储备,服务国民经济。火山岩能够反映出岩浆活动的特点,使我们了解板块构造演化历程。区内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成因和动力学背景研究是解析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演化的关键所在。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冈底斯北缘。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剖面测量,区内“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质年代测定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研究区内革吉-拉果错一带多尼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建造,经历两个以上的沉积构造旋回,形成由三元结构层序为代表的基本层序,底部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体,中部主要为中砾岩、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石英粗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等呈不等厚韵律互层产出,顶部主要为安山质-流纹岩组合。在多尼组火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112±2 Ma和112.3±1.4Ma,并且在下部生物碎屑灰岩中采集到多种生物化石,主要包括固着蛤、圆笠虫、介形虫、有孔虫、层孔虫、海百合、双壳类、腕足类、藻类、海绵骨针、介壳、螺类等,其中球形假暗螺Pseudamaura bulbiformis(Sowerby)的生物时代与火山岩形成时代一致,为早白垩世,经过区域对比,确定多尼组形成时代为巴雷姆阶(Barremian)~阿尔布阶(Albian)。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在建造组合上与北侧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南侧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均有明显不同,而且该区早白垩世在时间上具有三分的特点,以上述特征为依据认为冈底斯北缘在空间上具有三分的构造格架。
【图文】: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思路框图


针对研究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选取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内的多尼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以期了解早白垩世中晚期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大地构造属性,,分析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1)全面调查研究区内多尼组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范围及多尼组物质组成特征,对研究区内的典型剖面进行观测采样;(2)对多尼组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研究火山岩成因类型,分析其火山活动背景;(3)系统收集研究区多尼组相关剖面,综合火山岩研究成果,并结合沉积盆地环境特征的资料,分析多尼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拟采用研究技术思路框图如下(图 1-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潘桂棠,2002)


15图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潘桂棠,2002)2.2 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以南,中侏罗世之前 Slainajap 古洋还未拉开,狮泉河-拉果错-纳木错一线两侧属同一陆块,具有相同的演化特征,即具有共同的古生代“基底”。地层发育情况如下(表 2-1):志留系发育有德悟卡下组和扎弄俄玛组。德悟卡下组主要为一套灰岩夹碎屑岩,产 Climacogratpus sp.(栅笔石未定种),Diplograptus sp.(双笔石未定种),Pristiograptus sp.(锯笔石未定种)及笔石化石断枝等。与下伏申扎组连续沉积,与上覆扎弄俄玛组整合接触。扎弄俄玛组为灰色紫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夹含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2;P588.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奇;汪正江;王剑;胡志中;崔晓庄;杜秋定;马龙;熊小辉;杨菲;;江南造山带东段800~780Ma陆内裂谷岩浆活动——来自浙皖赣邻区约790Ma铝质A型花岗岩的证据[J];地质通报;2016年11期

2 李小波;王保弟;刘函;王立全;陈莉;;西藏达如错地区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证据[J];地质通报;2015年Z1期

3 吴浩;李才;胡培远;张红雨;李娇;;藏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4年11期

4 吴浩;李才;胡培远;范建军;张红雨;李娇;;西藏尼玛县塔色普勒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3年07期

5 高顺宝;郑有业;王进寿;张众;杨成;;西藏班戈地区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时限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1年07期

6 刘伟;李奋其;袁四化;张万平;卓皆文;王保弟;唐文清;;西藏措勤地区则弄群火山岩源区——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制约[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年04期

7 朱弟成;莫宣学;赵志丹;牛耀龄;潘桂棠;王立全;廖忠礼;;西藏南部二叠纪和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与特提斯演化:新观点[J];地学前缘;2009年02期

8 康志强;许继峰;王保弟;董彦辉;王树庆;陈建林;;拉萨地块北部白垩纪多尼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形成的构造环境[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朱弟成;莫宣学;赵志丹;许继峰;周长勇;孙晨光;王立全;陈海红;董国臣;周肃;;西藏冈底斯带措勤地区则弄群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格架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8年03期

10 康志强;许继峰;董彦辉;王保弟;;拉萨地块中北部白垩纪则弄群火山岩:Slainajap洋南向俯冲的产物?[J];岩石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建军;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华亮;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袁四化;冈底斯带中段北部早白垩世火山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4 刘建峰;内蒙古林西—东乌旗地区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玉修;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范索亚;西藏拉萨地块北部申扎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地质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勤;西藏多龙矿集区美日切错组火山岩成因及与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成矿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常青松;西藏羌塘地块南缘热那错火山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贾泽红;西藏塔尔玛地区1:5万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数据处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向飞;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辉;西藏措勤地区侏罗纪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静;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熊;西藏措勤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朱志勇;西藏永珠—纳木错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18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18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