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强降雨对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6 06:46
【摘要】:针对三山岛露天金矿矿坑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问题,综合考虑库水位对边坡的水压力、暂态渗流力场、应力场,改进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选取边坡487勘探面,运用改进理论结合有限元法计算边坡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值,对比运用深孔测斜仪测量的数据,验证该理论的实用性;同时分析降雨在岩质边坡入渗的过程,研究边坡瞬态安全系数随时间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在水平方向的理论计算位移值与深孔测斜仪测量值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为0.02 mm,说明该理论对渗流状态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降雨条件下边坡瞬态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呈"V"形,降雨后的安全系数与降雨前对比减少了10.12%;强降雨入渗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边坡安全系数最低时,暂态饱和区集中在边坡临空面的5~30 m的范围内。
【图文】:

强降雨对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x,y)∈S1,(2)K鐓hp鐓n|S2=q(x,y,t),(x,y)∈S2,(3)式中,K为渗透系数;S1为已知水头边界;S2为已知流量边界;Ht为随时间变化的节点水头;q(x,y,t)为随时间变化的节点流量;n为渗流面法线方向。非恒定渗流分析的初始条件为H(x,y,0)=H0,(x,y)∈Ω,(4)式中,H0为初始边界水头;Ω为模型计算区域。边坡岩土体的滑动,发生在软弱的结构面处,在平面滑动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边坡所受的库水位压力、渗流力、重力、静水压力,建立岩质边坡稳定性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图1边坡稳定性力学模型Fig.1Mechanicalmodelofslopestability边坡岩土体所受到的库水位压力为V=12ρwgH12;(5)水沿边坡滑动面流动时,产生1个垂直于滑动面向上的静水压力为U=ρwgH1H22sinα;(6)依据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得出边坡滑动面上的极限平衡方程为T=(Gcosα-U-Vsinα)tanφ+cH2sinα.(7)综合考虑库水位静水压力、暂态渗流尝应力场,得到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FS=(Gcosα-U-Vsinα)tanφ+cH2sinαGsinα+S-Vcosα,(8)式中,G为滑坡体的重力;α为结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φ、c分别为岩土体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H为结构面的高度;H1为库水面到滑坡坡脚高度;H2为边坡潜水面到坡脚的高度;S为动态渗流力;ρw为水的密度。2实例分析2.1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山东莱州三山岛仓上露天金矿,2005年闭坑,现作为尾矿库使用,矿坑内水位稳定在-60m。矿坑基岩边坡总体坡角50°,最深达-193m,属高陡岩质边坡。矿区范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降雨量585.77mm,年最大降雨量1224.8mm,年最小降雨量323.8mm,最长

强降雨对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图2边坡487勘探线剖面计算模型Fig.2Calculationmodelofthe487explorationlinesectionofslope2.2深部位移监测钻孔倾斜仪监测是一种常用的观测滑坡深部位移的方法。滑坡滑动时,滑坡体钻孔内的测斜管在变形部位发生弯曲而产生一定的倾斜,以探头的导轮间距长测定全孔每段测斜管的斜率(倾角)变化,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即可得出每段的水平位移变化量。由于测斜管和滑体是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从而也就获得了滑坡变形的深度位置和该位置的水平位移量。仓上露天金矿高陡岩质边坡487勘探线X为70m处,设有1个35m深的深部岩体位移监测的测斜孔,2014年7月已完成测斜孔钻孔和测斜管安装工作,表1边坡岩石特征参数Table1Rockcharacteristicparameterofslope岩性容重/(kN/m3)弹性模量/GPa泊松比黏聚力/MPa内摩擦角/(°)渗透系数/(m/d)第四系(Q)19.20.1900.180.0682831.52~194.23黄铁绢英质碎裂岩(SJH)23.516.660.239.5942.9823.75~85.43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破碎岩(SγJH)24.610.50.283.9125041.98~107.42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γJH)25.015.240.2213.3464012.25~35.21花岗岩(γ)26.816.390.2115.2139.101.5~7.6并采用测斜仪器实时进行监测,在非雨季为每月监测一次,雨季时相应加密监测次数,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每月监测日期不能超过规定时间前后7d。通过现场实际测量,记录测量值,得到边坡在水平方向位移值,如表2所示。表2测斜孔监测数据Table2Monitoringdataofinclinedhole深度/m05101520253035位移/mm3.12.82.52.32.12.01.81.6运用改进的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结合有限元法进行边坡水平方向位移的模拟,理论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图3边坡水平位移图(单位:mm)Fig.3Horizontaldisplacem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临沂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TD85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学彬;张继春;刘泉;张杰涛;;爆破振动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2 汤平,张电吉;降雨对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4年03期

3 卢元鹏;王思长;倪媛;;岩质边坡楔形体破坏的稳定性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翟正江;李绍臣;艾畅;;爆破模拟近场地震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试验的理论研究[J];煤矿安全;2013年04期

5 马元林;;岩质边坡爆破地震效应的逆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4年04期

6 张燕;纪洪广;叶剑红;;扰动岩质边坡强震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S2期

7 刘红岩;王明;;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离散元分析[J];金属矿山;2008年09期

8 王新民;康虔;秦健春;张钦礼;王石;;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模型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解联库;杨小聪;杨天鸿;唐春安;郭利杰;;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规律的分析[J];有色金属;2007年02期

10 王正国;;露天矿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综合研究[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兴东;唐春安;邢军;李元辉;;岩质边坡失稳机理研究方案探讨[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2 王金安;纪洪广;袁海平;宋永杰;;节理岩质边坡尺度效应与失稳模式[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维光;爆破振动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胜;岩质边坡生态重建基质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朋坤;岩质边坡生态重建人工土壤基质构建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博;岩质边坡稳定性远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阈值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4 陈江;多台阶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马孝云;露天矿岩质边坡开挖卸荷动力效应及其稳定性演化规律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冲;高陡层状岩质边坡变形规律相似模拟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樊军庭;复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弹塑性极限平衡法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8 郝艳红;节理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9 程勇;江苏省露采矿山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孟京京;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离散元分析及其应用[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9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19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