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野马泉东物探异常查证及找矿潜力评价

发布时间:2020-05-12 09:23
【摘要】:祁漫塔格地区已发现一批大、中型矿床,包括尕林格、四角羊—牛苦头、野马泉等大型矿床,以及肯德可克、它温查汉等中型矿床,是青海省最重要和最理想的成矿地区之一。其中,野马泉地区是祁漫塔格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多金属成矿地区,该地区的地理气候、道路交通、外部环境,以及开发条件都比较优越,而且找矿效果和成果均很好。本文以野马泉东部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既有大型规模的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四角羊—牛苦头矿区,也涵盖大面积沙漠覆盖、异常查证力度小、无矿权的黑尖山北部和尕林格东部区域。通过分析区域内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明确区域矿床类型,尝试性提出祁漫塔格成矿带、四角羊—牛苦头地区,以及尕林格式矽卡岩型铁矿床区域找矿模型和标志。并将研究区分成四个区域,根据已有勘查成果及黑尖山北1:5万重力成果等资料,开展进一步研究,提出尕林格部分查证深度较浅和东部未查证的低缓磁异常具有良好找矿前景,四角羊—牛苦头地区应注重矿区深部找矿的拓展和热水喷流沉积铜钴矿的勘查,黑尖山北地区划定成矿有利地段1处等认识和成果,为该区域寻求找矿突破和下一步工作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图文】:

肯德可克,第四系,覆盖厚度,海拔


经塔尔丁—肯德可克的公路往肯德可克方向行驶约 10km 便已进入研究区域,交通条件比较好(图1.1)。从气候条件来看研究区属于干旱荒漠区,从区域上来看研究区属于柴达木盆地,属东昆仑山脉西段,其构造线方向大致为北西西向,总体地势西南高北东低,西南部为尕林格山脉,山势陡峻,,北东部为平原区,平均海拔高度大约 4300 余米,最高海拔超过 5000m,最低海拔在 3500m 左右,最大高差达到了 1500 余米。区内第四系覆盖厚底较大,总体呈现出西南地区覆盖浅、北东地区深厚的趋势,其中西南部区域第四系覆盖厚度一般在 20m 以内,北东地区的地势起伏较小,地表第四系覆盖厚度大约在 18—90m 之间。区域内气候是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气候,高寒、干旱,冬季时间比夏天时间长很多,昼夜温差很大,而且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年八级以上风日数达 105 天

工作程度,研究现状,航磁


第 1 章 绪论1.3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3.1研究现状研究区内总体来看地质工作程度并不高(图 1.2)。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域内陆续开始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25 万及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1:20 探、1:20 万航磁工作覆盖全区。野马泉 1:5 万矿调项目覆盖研究区南部,1:5 面高精度磁测工作覆盖全区。在研究区西北部的尕林格、西南和南部的四角牛苦头等地区针对航磁、地面磁异常开展了较多勘探工作。目前尕林格矿区程度较高,四角羊—牛苦头矿区也很成熟,但其他区域,尤其是研究区内大第四系覆盖区域的部分磁异常还未开展足够的查证工作,研究程度较低[1—4]。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2;P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增龙;毛生元;杨林成;曹智鹏;梁杰先;;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2 毛生元;潘增龙;韩生荣;曹智鹏;杨林成;;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3 马正婷;李成福;;祁漫塔格地区化探数据离散组合特征及找矿意义[J];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07期

4 ;《祁漫塔格地区地质找矿专集》征稿启事[J];西北地质;2010年03期

5 乔玉兰;;祁漫塔格地区地质找矿研讨会在西安召开[J];西北地质;2009年04期

6 曾妍妍;周金龙;贾瑞亮;王松涛;杜江岩;;新疆祁漫塔格地区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7 贾建团;彭建;曾东;;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成因及其找矿前景简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3期

8 高永宝;李文渊;谭文娟;;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西北地质;2010年04期

9 刘军培;;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城市地理;2016年16期

10 丰成友;张大权;李东生;孙艳;李国臣;马圣钞;;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成矿规律研究[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文娟;李文渊;杨合群;高永宝;姜寒冰;;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丰成友;张德全;李东生;佘宏全;李进文;王松;;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多金属成矿作用时限及动力学背景[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渭;杨兴科;于恒彬;江万;;东昆仑祁漫塔格矿带卡而却卡矿田矽卡岩成矿特征分析[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高永宝;李文渊;李侃;钱兵;张照伟;张江伟;王亚磊;臧遇时;;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易立文;鲁安怀;谷湘平;;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铁多金属矿磁黄铁矿成因矿物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C];2015年

6 高永宝;李文渊;;祁漫塔格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马得仁;马占青;赵战锋;;东昆仑—柴北缘地区构造与成矿时空关系研究[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小宁;袁万明;段宏伟;;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燕山期以来岩浆作用与构造裂变径迹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4幔源岩浆活动及其岩浆成矿作用:背景、机制与标志分会场[C];2013年

9 李侃;高永宝;钱兵;何书跃;刘永乐;;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1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突破分会场[C];2013年

10 刘红涛;;祁漫塔格陆相火山岩:塔里木陆块南缘印支期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学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小非 张永兴;祁漫塔格矿集区地调项目获多项研究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6年

2 江万;青海祁漫塔格矿田构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黄金报;2013年

3 记者 贾明;我省一地质找矿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N];青海日报;2012年

4 记者 王莉;祁漫塔格地区首次开展1:5万航空磁测[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记者 王莉 康维海 通讯员 何红;祁漫塔格地区探明一大型铅锌矿[N];中国矿业报;2010年

6 康维海;我省两处矿产新发现地列入全国十大资源新基地[N];青海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瑜 罗生福;绘就高原上的资源蓝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杨智峰;新疆“358”项目——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实证[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记者 罗生福;青海局5年新发现矿产地25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

10 记者 康维海;青海今年地勘投入达25亿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卫岗;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徐国端;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姚磊;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三叠纪成岩成矿作用及地球动力学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李洪普;东昆仑祁漫塔格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高永宝;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D];长安大学;2013年

6 魏岩岩;柴西南新生代沉积和构造特征及其与祁漫塔格的构造耦合[D];浙江大学;2017年

7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正婷;青海省祁漫塔格乌兰乌珠尔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2 梁晰;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野马泉东物探异常查证及找矿潜力评价[D];吉林大学;2019年

3 魏小林;青海祁漫塔格地区BIF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D];吉林大学;2018年

4 王懿;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古生代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5 方京;祁漫塔格地区维宝层状矽卡岩铅锌矿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6 杨涛;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长安大学;2015年

7 苏生顺;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卡而却卡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李瑶;东昆仑祁漫塔格阿确礅地区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9 贾建团;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牛苦头铁多金属矿床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刘渭;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矿田控矿构造及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9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59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