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煤显微组分摩擦荷电机理及电选分离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94;TD923
【部分图文】:
主要工艺流程步骤如图1-1 所示。目前比较成熟的直接液化工艺有溶剂精炼煤法(Solvent Refining of Coal)简称SRC 法,德国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DMT研发的直接液化新工艺 IGOR(IntegratedGross Oil Refining)法,美国戴诺莱伦公司开发的 H-Coal(氢-煤)法、HTI 工艺和埃克森研究公司研发的埃克森供氢溶剂 EDS(Exxon Doner Solvent)法。我国神华集团以各国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研究为基础,对 HTI 工艺进行了优化研发[39],提出了新的煤直接液化方案,并自主进行了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建设与运行,成为世界煤直接液化产业化领跑者[11]。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3]如图 1-2 所示。煤直接液化技术具有液化效率和油收率高的优点。1吨优质液化原煤可产0.5
博士学位论文油,按照成品油产量计算,则 3~4 吨优质原煤可产出 1 吨成品油[36,38]。同化成品油种类包括汽油、柴油等,产品选择性高。但是直接液化工艺要求的入料煤,即使是适宜直接液化的低阶煤如褐煤、长焰煤等煤中也需要经性、H/C 原子比、灰分等条件的筛选才可以作为直接液化原料煤[36]。
图 1-2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Figure 1-2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process of Shenhua Group Corp.2. 煤间接液化技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先将煤炭气化为混合气体(CO 和 H2),再通过催化作用将混合气体转化为烃类物质,最后利用精馏得到液体油产物和其他产品的工艺流程称为煤的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方法是由德国化学家 F. Fischer 和H. Tropsch 两人合力首创,所以也称作 F-T 费托合成法[3]。典型的煤间接液化工艺流程如图 1-3 所示[38]。当前比较成熟的煤间接液化工艺有南非的 SASOL 工艺(改进后的 F-T 法)以及美国 Mobil 公司开发的 ZSM-5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和Mobil 工艺—此工艺是利用煤炭气化物制作甲醇再催化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目前,SASOL 和 Mobil 工艺都得到了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健;程时富;蔺华林;章序文;常鸿雁;舒成;白雪梅;王国栋;;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研发进展[J];洁净煤技术;2015年01期
2 赵伟;张晓欠;周安宁;杨志远;;神府煤煤岩显微组分的浮选分离及富集物的低温热解产物特性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05期
3 李克健;吴秀章;舒歌平;;煤直接液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J];洁净煤技术;2014年02期
4 陈贵锋;罗腾;;煤炭清洁利用发展模式与科技需求[J];洁净煤技术;2014年02期
5 李国玲;秦志宏;倪中海;;煤岩显微组分的性质研究进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陈洪博;张宇宏;;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与富集研究[J];煤质技术;2012年06期
7 张慧梅;;神华集团在煤制油煤化工领域的实践探索[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8期
8 李海生;章新喜;陈英华;;摩擦电选中摩擦器内颗粒的碰撞特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李海生;章新喜;陈英华;陈明;陈峰;;电选摩擦器气体流动及单颗粒运动特性研究[J];选煤技术;2012年03期
10 梅雄;章新喜;陈锋;张厦;;微粉煤的摩擦电选脱灰试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清照;增强油-scCO_2相互作用的界面活性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宇培;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及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2 周艳君;浮选法分离神府煤煤岩显微组分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3 罗洁;神华高惰质组煤的加氢液化反应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3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6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