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矿区“五图-三带-两分区”保水采煤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08:35
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高强度煤炭开采之间的矛盾,基于陕北榆神矿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采用理论分析、理论计算、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榆神矿区“五图-三带-两分区”保水采煤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北矿区的保水采煤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保水采煤的影响因素识别,构建了保水采煤影响因素的四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一级因素、9个二级因素、16个三级因素和12个四级因素。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布。(2)基于保水采煤影响因素权重分布结果,同时考虑矿井施工的需要,绘制出了覆岩厚度等值线图、地层组合关系图、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隔水层等效厚度分布图以及煤层厚度等值线图5幅图。(3)研究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保护带的特征。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拟合出了冒落带的高度计算公式。综合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了砂土基型、砂基型、基岩型、土基型和烧变岩型5种不同地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基于隔水性评价系数,通过对基岩和粘土隔水性评价系数之间的折算,得到了保护带高度(厚度)的计算公式。(4)依据采动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分区判定标准,基于上述“三带”高度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基岩厚度和土层厚度,将采煤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分为极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中等影响、微弱影响和无影响5种,并在榆神矿区内按全厚长壁开采对采煤对地下水影响程度进行了分区。(5)系统分析了限高保水采煤技术、充填保水采煤技术、局部充填保水采煤技术和窄条带保水采煤技术等水资源保护性采煤技术的适用条件,并在榆神矿区内对上述保水采煤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区。在采动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分区和保水开采适用性分区这“两分区”结果的指导下,榆树湾煤矿、榆阳煤矿以及榆卜界煤矿成功实施了保水采煤工程实践。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82
【部分图文】:
邻内蒙古自治区其西北部边界即为内蒙古和陕西的边界。西南部以榆横矿区北边界为界,东北部以神府矿区西边界为界。榆神矿区形状是不规则的。矿区东西最长处将近一百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也为一百公里,矿区共有 4 个规划区。榆神矿区地表整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风积沙地貌(毛乌素沙地前滩)东部及北部为黄土梁峁丘陵地貌。榆神矿区位置、地貌以及规划区的划分见图 2-1。
图 2-2 首采煤层分布示意图Figure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irst coal seam distribution-2煤层位于延安组第 5 段上部,受地层剥蚀作用的影响,1-2煤层只规划区的西部和北部、四期规划区的西南部、东北部和中部。在整和二期规划区没有 1-2煤层存在。煤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在 1m 埋藏深度在二百一十四米到六百七十四米之间。1-2煤厚的大体变矿区四期规划区的东北地区,煤层厚度从西向东逐渐减薄。在三期区和四期规划区西南地区,煤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慢慢变厚。1-2单一。-2煤层位于延安组第 4 段上部,煤层主要分布在四期规划区的西部和划区的全部地区以及三期规划区的东部地区。由于被剥蚀,2-2煤的东部和北部以及二期规划的全部地区基本被剥蚀完。煤层厚度变在 0.3m 到 13m 之间。煤层埋深变化范围极大,最小埋深为 40m, 600m。2-2煤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为:在一期规划区整个区煤层厚部逐渐变薄;在三期规划区的东部地区,煤层厚度从中东部地区向
覆岩厚度等值线图区覆岩岩性主要以砂岩、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砂岩占650m,由于风化剥蚀,覆岩厚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岩石以中硬岩石为主(抗压强度 20~40MPa),其中泥岩39.9MPa 之间(平均 31.4MPa),砂岩单向抗压强度 13.3~a)。基岩顶部约 30m 范围内的岩层属于风化基岩,该处。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5290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82
【部分图文】:
邻内蒙古自治区其西北部边界即为内蒙古和陕西的边界。西南部以榆横矿区北边界为界,东北部以神府矿区西边界为界。榆神矿区形状是不规则的。矿区东西最长处将近一百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也为一百公里,矿区共有 4 个规划区。榆神矿区地表整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风积沙地貌(毛乌素沙地前滩)东部及北部为黄土梁峁丘陵地貌。榆神矿区位置、地貌以及规划区的划分见图 2-1。
图 2-2 首采煤层分布示意图Figure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irst coal seam distribution-2煤层位于延安组第 5 段上部,受地层剥蚀作用的影响,1-2煤层只规划区的西部和北部、四期规划区的西南部、东北部和中部。在整和二期规划区没有 1-2煤层存在。煤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在 1m 埋藏深度在二百一十四米到六百七十四米之间。1-2煤厚的大体变矿区四期规划区的东北地区,煤层厚度从西向东逐渐减薄。在三期区和四期规划区西南地区,煤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慢慢变厚。1-2单一。-2煤层位于延安组第 4 段上部,煤层主要分布在四期规划区的西部和划区的全部地区以及三期规划区的东部地区。由于被剥蚀,2-2煤的东部和北部以及二期规划的全部地区基本被剥蚀完。煤层厚度变在 0.3m 到 13m 之间。煤层埋深变化范围极大,最小埋深为 40m, 600m。2-2煤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为:在一期规划区整个区煤层厚部逐渐变薄;在三期规划区的东部地区,煤层厚度从中东部地区向
覆岩厚度等值线图区覆岩岩性主要以砂岩、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砂岩占650m,由于风化剥蚀,覆岩厚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岩石以中硬岩石为主(抗压强度 20~40MPa),其中泥岩39.9MPa 之间(平均 31.4MPa),砂岩单向抗压强度 13.3~a)。基岩顶部约 30m 范围内的岩层属于风化基岩,该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华;许延春;李龙飞;翟常治;;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马雄德;范立民;贺卫中;卞惠瑛;;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突水危险性分区评价[J];中国煤炭;2015年10期
3 范立民;马雄德;冀瑞君;;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J];煤炭学报;2015年08期
4 黄庆享;张文忠;;浅埋煤层条带充填隔水岩组力学模型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5期
5 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张红强;张云峰;申涛;;榆神府矿区水体湿地演化驱动力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5期
6 范立民;冀瑞君;;论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适度开发问题[J];中国煤炭;2015年02期
7 张东升;刘洪林;范钢伟;王旭锋;;新疆大型煤炭基地科学采矿的内涵与展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8 张东升;范钢伟;张帅;王红;张鑫;;巨厚冲积层薄基岩综放开采覆岩移动规律[J];煤炭工程;2014年10期
9 柴辉婵;李文平;;近风氧化带开采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机制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10 许延春;李江华;李卫民;杨扬;罗茗;;赵固二矿露头区砂砾含水层下安全煤岩柱留设研究[J];煤矿开采;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865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6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