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磁黄铁矿标型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24 22:44
  甲玛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西藏地区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甲玛矿床最常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标型特征不仅反映其自身形成环境,对其形成机制和矿床成因也具有指示意义。文章选取产于不同岩性中的磁黄铁矿矿石样品,利用矿相学、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磁黄铁矿的形态、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甲玛矿床的磁黄铁矿主要分布在距离岩体中心较远的矿区远端矽卡岩和角岩中。磁黄铁矿的晶胞参数和粉晶X射线衍射曲线显示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主要为高温六方磁黄铁矿,角岩中的磁黄铁矿为高温六方磁黄铁矿和低温单斜磁黄铁矿的交生体,但主要以低温单斜磁黄铁矿为主。通过对矽卡岩和角岩中的磁黄铁矿进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中w(Fe)为60.09%~60.71%,平均为60.38%,w(S)为38.18%~38.69%,平均38.35%,化学分子式为Fe8S9~Fe10S11;角岩中的磁黄铁矿中w(Fe)为59.05%~59.57%,平均为59.10%,w(S)为39.28%~39.95%,平... 

【文章来源】:矿床地质. 2020,3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磁黄铁矿标型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甲玛矿区地质简图(据郑文宝等,2010修改)

剖面图,矿床,矿体,剖面图


图1 甲玛矿区地质简图(据郑文宝等,2010修改)甲玛矿床的矽卡岩矿体内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还含有少量铜蓝、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矽卡岩矿物。矿区经受多次构造活动和热液作用,围岩蚀变前后叠加改造,发育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钾化、硅化等。其中,矽卡岩化是本区最为普遍、最重要的一种蚀变,广泛发育于岩体外接触带碳酸盐岩和变质碎屑岩接触部位,主要为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硅灰石矽卡岩。

矿物相,磁黄铁矿,角岩


甲玛矿床矽卡岩中未发育单斜磁黄铁矿,仅见六方磁黄铁矿或六方磁黄铁矿与黄铁矿的交生体,这可能是因为矽卡岩主要分布于大理岩与角岩的层间接触带,埋深相对较大,大气水的加入程度较低,温度降低速率较慢,导致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在FeS体系的流体温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形成,且淀积温度均较高,从而在矽卡岩中形成温度较高的六方磁黄铁矿。然而角岩中既发育单斜磁黄铁矿,也发育六方磁黄铁矿,这可能是因为角岩直接与地表接触,埋深相对较小,同时伴有大气水的加入,导致流体温度降低较快,即角岩区域经历了快速降温过程,且硫逸度较高,Fe-S体系的流体温度迅速从高温降至254℃以下,导致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交生体的形成。从大量编录资料中笔者发现,甲玛矿床的磁黄铁矿主要分布在远离岩体的部位远端矽卡岩和角岩中,而在离岩体较近的区域未见磁黄铁矿发育,说明早期出熔的流体氧逸度较高,当流体运移至离岩体较近的位置,角岩中的还原物质对流体的改造程度较低,导致流体总体程度上还是氧化的,不利于磁黄铁矿结晶。然而,随着流体继续沿着角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或者是角岩中的裂隙运移,角岩中的还原物质不断地加入到流体中,导致流体的氧逸度不断降低,最终在离岩体较远的远端矽卡岩和角岩中沉淀大量磁黄铁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晚三叠世斑岩型铜矿[J]. 刘洪,李光明,黄瀚霄,张林奎,吕梦鸿,兰双双,解惠.  中国地质. 2019(05)
[2]西藏甲玛矿床南坑矿段蚀变、矿化及含矿斑岩年代学[J]. 邹兵,林彬,郑文宝,宋扬,唐攀,张泽斌,高昕.  岩石学报. 2019(03)
[3]西藏铜矿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展望[J]. 唐菊兴,王勤.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1)
[4]云南羊拉铜矿床磁黄铁矿标型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意义[J]. 杨镇,杨立强,刘江涛,孟健寅,吕亮,孙诺,张广宁,龙斐.  岩石学报. 2014(09)
[5]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J]. 唐菊兴,郑文宝,陈毓川,王登红,应立娟,秦志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4)
[6]西藏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特征[J]. 钟康惠,李磊,周慧文,白景国,李伟,钟婉婷,张勇强,蔺吉庆,郑凡石,黄小雨,陆彪,雷波.  地球学报. 2012(04)
[7]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应立娟,郑文宝,王崴平,冷秋锋,丁帅.  地球学报. 2012(04)
[8]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 周云,唐菊兴,秦志鹏,彭惠娟.  地球学报. 2012(04)
[9]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J]. 林彬,唐菊兴,张志,郑文宝,冷秋锋,钟婉婷,应立娟.  矿床地质. 2012(03)
[10]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H、O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李永胜,吕志成,严光生,甄世民,杜泽忠.  地学前缘. 2012(04)

博士论文
[1]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D]. 秦志鹏.成都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D]. 周云.成都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98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98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