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淮北矿区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04-19 11:21
  煤炭是中国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能源。煤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它是煤炭地质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淮北矿区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产煤地之一,为了研究淮北矿区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本文共采集了芦岭煤矿、杨柳煤矿、袁店一井煤矿及朱仙庄煤矿四个煤矿中共46个煤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煤中3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合实验所测,数理统计和理论的综合分析,对淮北矿区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四个煤矿中不同层位煤样品的采集和煤中微量元素的测试,以单个元素为区分不同层位的依据,提取了各个层位特征微量元素。然后将测试样品的含量值与中国、华北石炭-二叠纪范围与平均值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衡量研究区内煤中微量元素是否富集的指标。然后将淮北矿区中不同煤层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中的含量进行比值,得出淮北矿区中元素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Be、Cd、Cu、Ga、Li、Pb、Sb属于正常型;仅Al、B、Fe为富集型;而Al、As、Mg、Co、Cr、Mn、Ni、V、Sn、Sr、Sc、Si、U等过半...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
        1.2.1 分布特征
        1.2.2 富集成因
        1.2.3 古沉积环境
        1.2.4 稀土元素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范围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
    2.3 区域沉积地层及煤层发育
        2.3.1 区域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3.2 研究区煤系地层发育特征
3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 样品采集
        3.1.1 采样区的选择
        3.1.2 样品布置原则
        3.1.3 样品采集量
    3.2 测试与分析
        3.2.1 固体样品保存及预处理
        3.2.2 化学处理
        3.2.3 煤中微量元素测试
    3.3 质量控制
4 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不同煤矿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
        4.2.1 芦岭煤矿中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2 杨柳煤矿中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3 袁店一井煤矿中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4 朱仙庄煤矿中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3 不同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
    4.4 稀土元素特征
        4.4.1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
        4.4.2 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微量元素的沉积环境反演特征
    5.1 引言
    5.2 芦岭煤矿沉积环境特征
    5.3 杨柳煤矿沉积环境特征
    5.4 袁店一井煤矿沉积环境特征
    5.5 朱仙庄煤矿沉积环境特征
    5.6 不同煤层中沉积环境特征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李影影,刘桂建,陈冰宇,丁典识.  中国煤炭地质. 2018(10)
[2]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of the No.9 coal seam from the Anjialing Mine, Ningwu coalfield, China[J]. Wang Jinxi,Wang Qi,Tian Le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15(03)
[3]淮北煤田孟庄煤矿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J]. 邵培,王爱宽,宋昱.  煤炭技术. 2015(07)
[4]淮北煤田煤中镧系元素和钇的地球化学——“岩浆侵入对淮北花沟西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的影响”的商榷[J]. 陈健,陈萍,刘文中,胡友彪.  高校地质学报. 2015(01)
[5]大同煤田8号原煤及风化煤中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刘东娜,周安朝,常泽光.  煤炭学报. 2015(02)
[6]泌阳凹陷核三段主力富有机质页岩层地球化学特征[J]. 尚飞,刘峥君,解习农,樊中海,郭来源.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1)
[7]陆相盆地沼泽体系煤相演化、层序地层与古环境[J]. 鲁静,邵龙义,杨敏芳,李永红,张正飞,王帅,云启成.  煤炭学报. 2014(12)
[8]淮南朱集井田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解释[J]. 吴盾,孙若愚,刘桂建.  地质学报. 2013(08)
[9]塔山井田太原组3号煤层成煤沉积环境特征[J]. 豆贯铭,马美玲,刘东娜,廉凯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3(04)
[10]四川盆地西缘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钱利军,陈洪德,林良彪,徐胜林,欧莉华.  沉积学报. 2012(06)

博士论文
[1]济北煤田煤中敏感性微量元素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 胡中信.中国矿业大学 2009
[2]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分布赋存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试验研究[D]. 白向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3
[3]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赋存机制及燃煤产物淋滤实验研究[D]. 赵峰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997

硕士论文
[1]淮南潘集深部煤层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平文文.安徽理工大学 2016
[2]微量元素在两淮矿区煤中赋存特征及应用研究[D]. 万宗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3]淮南煤田煤中有害元素特征研究[D]. 葛涛.安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47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147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