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西秦岭岷礼成矿带马坞金矿致矿火成岩组合与成矿地质背景

发布时间:2021-04-20 20:31
  甘肃马坞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岷礼成矿带东段,中川岩体外接触带,属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达中型规模。针对矿区发育的火成岩开展野外地质学、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以揭示致矿火成岩组合及其特征,进而探讨岩石成因及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等。野外观察显示马坞矿区金矿脉常与煌斑岩脉、石英闪长岩脉及细晶岩脉等相伴生或相互穿切,说明金矿与上述脉岩的形成时间近乎一致,故认为该脉岩群为致矿火成岩组合。马坞矿区煌斑岩和花岗质脉岩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153.5±3.5)~(154.9±0.9)Ma,推测金矿可能形成于晚侏罗世。该脉岩群具有宽广的SiO2、K2O、Na2O、TFeO和MgO含量,属于不同的岩性,且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因此属于宽谱系岩墙群,指示其形成于造山带岩石圈拆沉作用所引发的伸展环境中。脉岩和金矿赋存于以中川岩体为代表的花岗质岩基及其围岩,表明其形成于西秦岭造山运动后期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及岩基隆升之后,属于岩基后成矿作用的产物。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3 脉岩特征
    3.1 野外地质特征
    3.2 岩相学特征
4 分析结果
    4.1 锆石U-Pb 年代学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
            4.2.1.1 岩基
            4.2.1.2 脉岩
        4.2.2 微量及稀土元素
            4.2.2.1 岩 基
            4.2.2.2 脉 岩
5 讨 论
    5.1 成岩、成矿时代
    5.2 致矿火成岩组合及特征
    5.3 岩石成因及金矿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判别
    5.4 岩基后成矿作用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秦岭甘青交界一带晚三叠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指示意义[J]. 刘伯崇,李康宁,史海龙,蒲万峰,汪宏涛,王舒恒.  现代地质. 2018(04)
[2]西秦岭马坞金矿床韧性剪切带构造控矿特征[J]. 曹东宏,崔龙,辛晓军,朝银银.  黄金科学技术. 2016(06)
[3]宽成分谱系岩墙群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与成矿意义[J]. 黑慧欣,罗照华,李德东,潘颖,杨宗锋,周久龙.  地质通报. 2015(Z1)
[4]甘肃马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J]. 辛晓军,冯永学,吴亚谋,刘霞,姬省军.  黄金科学技术. 2015(01)
[5]西秦岭中川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J]. 聂政融,王晓霞,柯昌辉,杨阳,吕星球,王顺安,李金宝.  矿床地质. 2014(S1)
[6]甘肃马坞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地质意义[J]. 刘坤,刘家军,吴杰,杨尚松,辛晓军,李渊.  中国地质. 2014(05)
[7]甘肃马坞金矿床8号矿体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刘坤,刘家军,吴杰,刘冲昊,杨尚松,辛晓军,李渊.  现代地质. 2014(04)
[8]西秦岭造山带礼县地区中川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环境[J]. 李婷,徐学义,陈隽璐,王洪亮,李智佩,张欣.  地质通报. 2012(06)
[9]甘肃岷县马坞金矿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潜力[J]. 孙增战.  西北地质. 2011(04)
[10]甘肃岷县马坞金矿区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研究[J]. 穆新华,赵文川.  地质找矿论丛. 2011(03)

博士论文
[1]西秦岭中川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研究[D]. 杨尚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硕士论文
[1]西秦岭造山带柏家庄和闾井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D]. 段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150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150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