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广东大宝山铜矿英安斑岩的同位素组成与蚀变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发布时间:2021-05-22 07:44
  铜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英安斑岩是斑岩型铜钼金成矿系统中普遍发育的岩石类型,当发育良好的热液蚀变时即可作为找矿标志和成矿岩体。广东大宝山是华南目前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前人研究表明该矿区英安斑岩既是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母岩,又是有利的赋矿围岩,但关于该矿区英安斑岩与成矿的关系目前存在多种认识,随着近年来英安斑岩中厚大矿体的找矿突破,英安斑岩与成矿的关系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技术测定大宝山英安斑岩样品中的铜、钨、硅、铝和钙等主次痕量元素的含量,重点研究了该矿区英安斑岩的同位素、金属元素组成与蚀变特征,探讨蚀变与找矿方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铜元素含量变化于107~6909μg/g之间,与矿区采场铜矿石品位0.3%~0.5%一致,烧失量(LOI)等可代表蚀变程度的地球化学指标与铜存在正相关性;(2)热液蚀变在英安斑岩中广泛发育,由早到晚依次为钾硅酸盐化蚀变、青磐岩化蚀变和绢英岩化蚀变;(3)各种蚀变中,绢英岩化蚀变中的铜含量要高出其他蚀变带2~5倍,表明绢英岩化热液蚀变与铜矿化关系密... 

【文章来源】:岩矿测试. 2020,39(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样品
    2.2 样品测量方法
        2.2.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2.2.3 其他分析
3 测试结果与讨论
    3.1 英安斑岩样品分析结果
    3.2 铜和钨元素与烧失量关系
    3.3 铜和钨元素与主量元素关系
4 英安斑岩的找矿意义
    4.1 英安斑岩年代学研究
    4.2 蚀变与矿化分带性特征
    4.3 下一步找矿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键金属元素分析测试技术方法应用进展[J]. 李超,王登红,屈文俊,孟会明,周利敏,樊兴涛,李欣尉,赵鸿,温宏利,孙鹏程.  岩矿测试. 2020(05)
[2]西秦岭格娄昂金矿床赋矿斑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黄雅琪,邱昆峰,于皓丞,金鼎国,何登洋,肖昌浩,王玉玺.  岩石学报. 2020(05)
[3]再论中国大陆斑岩Cu-Mo-Au矿床成矿作用[J]. 侯增谦,杨志明,王瑞,郑远川.  地学前缘. 2020(02)
[4]俯冲带斑岩铜矿系统成矿机理与主要挑战[J]. 陈华勇,吴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7)
[5]铁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 秦燕,徐衍明,侯可军,李延河,陈蕾.  岩矿测试. 2020(02)
[6]华南前侏罗纪构造[J]. 舒良树,陈祥云,楼法生.  地质学报. 2020(02)
[7]广东省大宝山斑岩型铜矿床勘查突破及其区域找矿意义[J]. 赵如意,王登红,王要武,陈毓川,刘武生,张熊,蒋金昌,刘战庆,李挺杰,王兰根,应立娟.  地质学报. 2020(01)
[8]粤北大宝山志留纪次英安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瞿泓滢,毛景文,周淑敏,陈懋弘.  矿床地质. 2019(02)
[9]粤北大宝山矿区次英安斑岩与铜多金属矿之间关系研究[J]. 赵如意,陈毓川,王登红,蒋金昌,应立娟,张熊,刘战庆,王要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1)
[10]广东大宝山矿田船肚钼钨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 王要武,王登红,刘战庆,王兰根,刘武生,赵如意,张熊,蒋金昌,岑炬标,尹晓.  矿床地质. 2019(01)



本文编号:3201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01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