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内蒙古李清地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发布时间:2021-06-17 03:56
  李清地铅锌银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台隆之东段,临河—集宁—尚义深大断裂带南侧,阳高—大同弧形深大断裂北侧。矿区及其周边分别多个小型铅锌银多金属矿,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矿石矿物及工程验证综合研究,总结矿床成因,提出找矿思路及找矿标志。同时将矿区的物化探异常特征、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矿物来源等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相对比,提出该矿床深部的潜力,值得进一步进行勘查研究。 

【文章来源】:矿产勘查. 2020,11(0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内蒙古李清地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李清地铅锌银矿区地质简图

平面图,磁力,平面图,克拉克值


根据矿区1∶10000岩屑测量成果,矿区微量元素特征:Cu、Mn、Mo、W、Sn元素在该区相对于地壳元素丰度值趋于持平,其浓度克拉克值低于2,而Au、Ag、Zn、Bi、Pb、As、Sb、Hg元素在该区相对于地壳元素丰度值相对富集,其浓度克拉克值均大于2,有利于富集成矿。矿区内共圈定Pb、Zn、Au、Ag、Cu综合异常16个(图4),综合异常整体分布呈北东向,局部呈北西向展布。其中北西异常与矿区内已知矿点较吻合,对其他异常地表检查时发现,异常区地表岩石较碎裂,褪色化蚀变较强,铁锰碳酸岩化发育,采用手持XRF测量,局部显示有一定的铅锌矿化,其中H-1号综合异常分布于矿区的东北部对应李清地铅锌银北矿带(矿至异常);H-2号综合异常分布与李清地铅锌银北矿带的西南部,呈椭圆状分布;H-3号综合异常分布在李清地矿区的中部规模和异常强度都较好,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H-5号综合异常分布在李清地华银铅锌矿(矿至异常);H-8号综合异常分布在李清地华银铅锌矿的西南部;H-10号综合异常分布在李清地厚望银矿(矿至异常)。上述6处综合异常均为有利异常靶区。都具有找矿前景。

银矿,黄铁矿


闪锌矿:呈他形粒状、不规则状,多数为破碎状,粒径0.01~2 mm组成。黄铁矿:在矿石中是含量较多的金属矿物,占矿物相对含量的15%~18%。粒径多在0.5~1.3 mm,绝大多数都已受到强烈的破碎,破碎后的粒径悬殊,最小呈粉尘,破碎的黄铁矿往往被方铅矿穿插、溶蚀包裹,以及被重结晶的石英包裹,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集合体团块。其中既有形成角砾,也有分布于胶结物中。晚期形成的黄铁矿主要呈细脉状,穿插在闪锌矿和石英的裂隙之间,或与碎粒状脉石矿物呈胶结物状存在。


本文编号:3234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34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