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资源整合矿井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17 12:33
为了探测资源整合矿井采空区的分布情况,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探测了山西乡宁焦煤集团通合煤矿2101工作面中存在的小窑和老窑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在对比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中常用的定点法与同步法后,选用定点法,探测频率选用88 k Hz,该频率穿透距离相对较大且具有较高精度。在研究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原理和数据分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SIRT算法对探测结果进行了反演,圈定了2101工作面8处较为集中的异常区。一号异常区为煤层夹矸或破碎区,二号和三号异常区为小断层或煤层采空导致的破碎带,四号、五号、六号和八号异常区是煤层采空导致的破碎带,七号异常区为小窑采空破坏区。根据各处异常区相对周围区域的能量衰减程度,YC1~YC3三处异常区地质解释的可靠性一般,YC6、YC8两处异常区地质解释的可靠性中等,YC4、YC5、YC7三处异常区地质解释的可靠性较高。对2101工作面运输、回风巷揭露采空情况进行了统计,运输巷和回风巷掘进揭露的采空区情况验证了无线电波透视结果,表明应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探测资源整合矿井采空区是可行的。
【文章来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2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YDT88矿用无线电波透视仪系统组成图
2101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测线布置示意图
第一异常区:YC1位于2101工作面回风巷测点3~11(距离切眼30~110 m)、工作面回风巷往工作面内30 m之间,该异常区衰减相对弱。通过分析地质资料,可以确定该异常区属于破碎区或煤层夹矸,其影响面积约为2 400 km2。图4 通合矿2101工作面运输巷综合实测场强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探查陷落柱的应用研究[J]. 刘磊,赵兆,范涛. 物探与化探. 2017(05)
[2]整合矿井沿空巷道围岩破坏机制及支护优化[J]. 郜明明. 中国矿业. 2017(07)
[3]资源整合矿井综合方法超前物探技术应用研究[J]. 郝宇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6(07)
[4]物探技术在矿井生产中探测小构造技术研究[J]. 赵顺盈. 煤矿现代化. 2014(06)
[5]综合物探方法探测煤矿采空区及积水区技术研究[J]. 付天光.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8)
[6]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在煤田采空区勘查及注浆检测中的应用[J]. 杨镜明,魏周政,高晓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1)
[7]资源整合矿井小煤矿采空区火区探测技术[J]. 郑忠亚,侯金玲,梁成,姚海飞,吴海军,徐长富.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4)
[8]矿井工作面底板水害综合探查技术研究[J]. 付茂如,张平松,王大设,孙尚云,潘翔.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02)
[9]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精细探查方法技术研究进展[J]. 程刚,张平松,吴荣新,郭立全.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01)
[10]整合矿井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技术[J]. 李苏龙,侯玮,李新明,潘越,平建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12(11)
博士论文
[1]矿井老空水形成机制与防水煤柱留设研究[D]. 罗立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小煤窑采空区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 王树威.西安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5201
【文章来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2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YDT88矿用无线电波透视仪系统组成图
2101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测线布置示意图
第一异常区:YC1位于2101工作面回风巷测点3~11(距离切眼30~110 m)、工作面回风巷往工作面内30 m之间,该异常区衰减相对弱。通过分析地质资料,可以确定该异常区属于破碎区或煤层夹矸,其影响面积约为2 400 km2。图4 通合矿2101工作面运输巷综合实测场强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探查陷落柱的应用研究[J]. 刘磊,赵兆,范涛. 物探与化探. 2017(05)
[2]整合矿井沿空巷道围岩破坏机制及支护优化[J]. 郜明明. 中国矿业. 2017(07)
[3]资源整合矿井综合方法超前物探技术应用研究[J]. 郝宇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6(07)
[4]物探技术在矿井生产中探测小构造技术研究[J]. 赵顺盈. 煤矿现代化. 2014(06)
[5]综合物探方法探测煤矿采空区及积水区技术研究[J]. 付天光.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8)
[6]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在煤田采空区勘查及注浆检测中的应用[J]. 杨镜明,魏周政,高晓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1)
[7]资源整合矿井小煤矿采空区火区探测技术[J]. 郑忠亚,侯金玲,梁成,姚海飞,吴海军,徐长富.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4)
[8]矿井工作面底板水害综合探查技术研究[J]. 付茂如,张平松,王大设,孙尚云,潘翔.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02)
[9]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精细探查方法技术研究进展[J]. 程刚,张平松,吴荣新,郭立全.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01)
[10]整合矿井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技术[J]. 李苏龙,侯玮,李新明,潘越,平建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12(11)
博士论文
[1]矿井老空水形成机制与防水煤柱留设研究[D]. 罗立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小煤窑采空区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 王树威.西安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5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3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