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粤北书楼丘铀矿床蚀变岩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9:21
  书楼丘铀矿床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Al2O3和全碱含量,低CaO、P2O5、MgO、TiO2含量的特征,为过铝质、钙碱性陆壳改造型造山期后花岗岩(S型),铀含量平均值为18.0×10-6,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铀源。根据蚀变与成矿的关系,书楼丘铀矿床的蚀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成岩后期自变质交代作用(白云母化、碱交代),矿前期蚀变(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成矿期蚀变(赤铁矿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和矿后期蚀变(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其中,黄铁矿化、赤铁矿化、萤石化、硅化组合可作为找矿标志性蚀变。根据蚀变的种类、发育程度、水平变化规律、与铀矿的关系,将书楼丘铀矿床水平蚀变分带划分为矿化中心带、矿旁强蚀边带、矿旁弱蚀变带、新鲜花岗岩带。特征蚀变组合变化为:强硅化+强赤铁矿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碳酸盐化→强水云母化+强碳酸盐化+强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弱水云母化+绿...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粤北书楼丘铀矿床蚀变岩特征研究


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产状示意图(杜乐天,1982)

岩体,诸广山,壳幔结构,构造岩浆活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 区域地质背景构造背景矿床属于诸广复式岩体南部的长江矿田。诸广山岩体九峰-大余和北东向万长山构造岩浆活动带的交汇部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的结合部,吴川-四会深断-1)。从壳幔结构看,诸广山岩体南部铀成矿的主要的东、北、西、南分别是九龙脑、桂东、九峰幔坳造格局为岩体形成、演化与构造的发生与发展,铀的非常有利的条件。

核工业,研究院,地质构造,岩体


2、区域地质背景、规模大等特点,其中以南北向、北西向(含北西西向)及北东向(含和北北东向)三组断裂构造最为重要,其交汇复合控制了区内铀矿床的 2-2)。长江矿田位于诸广岩体南部的中心部位,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构造的交汇处,其中北北东向有塘洞断裂、成公坳断裂,北东东向有城黄溪水断裂、棉花坑断裂,北西向有油洞断裂等。冯明月等(2012)指出:长江矿田处于塘洞断裂与成公坳断裂所夹持的中,夹持区内不同序次、不同方向、低级别断裂构造发育,交织如网,的完整性,形成大量微裂隙和裂隙,为压力降低区,水、挥发分等流体,为花岗岩的蚀变作用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豫西康山金银铅锌矿床绿泥石电子探针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周栋,赵太平,赵鹏彬,张晓团.  矿产勘查. 2018(05)
[2]诸广南部产铀花岗岩长江岩体中的绿泥石和铀源矿物研究[J]. 张丽,孙立强,陈卫锋,伏顺成,付宏宁,高爽,魏文芳,沈渭洲,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1)
[3]华南诸广岩体中段含砷黄铁矿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J]. 邹明亮,黄宏业,刘鑫扬,范立亭,向庭富,徐浩,欧阳平宁.  地质论评. 2017(04)
[4]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地质意义[J]. 夏菲,孟华,聂逢君,严兆彬,张成勇,李满根.  地质学报. 2016(12)
[5]甘肃龙首山成矿带新水井铀(钍)矿床元素迁移规律及成矿作用过程研究[J]. 钟军,范洪海,顾大钊,王生云,陈金勇,史长昊,李恒强.  中国地质. 2016(04)
[6]赣南富城岩体黑云母及其蚀变产物绿泥石的矿物化学研究——对铀成矿的指示意义[J]. 赵友东,吴俊奇,凌洪飞,王洪作.  矿床地质. 2016(01)
[7]热液蚀变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方法[J]. 张少平,邓林燕.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5(03)
[8]竹山下铀矿床碱交代岩特征与铀成矿关系[J]. 靳杨,刘颖,钟福军,沈滔.  矿产与地质. 2015(02)
[9]诸广岩体南部铀矿区稳定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分析[J]. 卢小亮,祝民强,邬铁.  铀矿地质. 2015(02)
[10]粤北长江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黄国龙,刘鑫扬,孙立强,李钟枢,张世佳.  地质学报. 2014(05)



本文编号:3517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17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