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恒源煤矿深井大断面硐室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22:47
  随着煤矿开采不断向深部延伸,硐室的支护难度也越来越高,恒源煤矿在进入到-600水平开采后,原本在浅部成功运用的支护方式在进入深部后很难控制住硐室的变形破坏,尤其是在邻近工作面开采影响下,硐室稳定性受到极大地影响,而同一水平的变电所、绞车房等大断面硐室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大断面泵房破碎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对于恒源煤矿修复类似硐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恒源煤矿-600水平中央泵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进行相关研究,通过钻孔窥视获取围岩裂隙分布特征,分析硐室原支护失效原因,研究相邻工作面II632回采对硐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断面硐室破碎围岩控制技术,同时开展了现场工业性试验,通过现场实测评价控制技术是否能达到良好控制效果。硐室围岩失稳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原支护形式存在承载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动压影响下,支护薄弱环节首先发生破坏,对于泵房这类特殊硐室来说,由于相交巷道众多,导致硐室在变形破坏中呈现出不对称性、不均匀性,其中吸水井侧变形破坏尤为严重,硐室顶底板在原支护作用下始终未能有效地控制住变形。基于实测和动...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恒源煤矿深井大断面硐室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帮部现有支护状况

状况,硐室,单轴,岩芯试样


图 2-3 顶底板现有支护状况Figure 2-3 Existing support conditions of roof and floor图 2-3 可以看出,硐室顶板有着明显的破碎现象,破碎区域沿着硐从现场调查情况可知,在硐室顶板共存在三条破碎延伸带,其中靠破碎带较为严重,碹体出现大量的脱落,硐室底鼓较为严重,硐室两次,一般一次卧底量达 500~800mm,而反复多次的卧底相当于部梁结构的跨度,这又进一步破坏了底板结构的完整性,反过来又部的变形破坏。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实验(Experimental Study on Physi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rrounding Rock)了获取试验硐室围岩的基本物理力学信息,便于后期的数值模拟计矿-600 水平中央泵房钻取岩芯进行实验室物理实验,岩芯试样如图过编号处理,共获得顶板岩石试样 8 块,底板岩石试样 9 块,其中使用 5 块,单轴抗拉试验使用 6 块、单轴抗剪使用 12 块,物理力

试验样品


Figure 2-3 Existing support conditions of roof and floor 2-3 可以看出,硐室顶板有着明显的破碎现象,破碎区域沿着现场调查情况可知,在硐室顶板共存在三条破碎延伸带,其中碎带较为严重,碹体出现大量的脱落,硐室底鼓较为严重,硐次,一般一次卧底量达 500~800mm,而反复多次的卧底相当梁结构的跨度,这又进一步破坏了底板结构的完整性,反过来的变形破坏。岩物理力学性质实验(Experimental Study on Physnical Properties of Surrounding Rock)获取试验硐室围岩的基本物理力学信息,便于后期的数值模拟-600 水平中央泵房钻取岩芯进行实验室物理实验,岩芯试样如编号处理,共获得顶板岩石试样 8 块,底板岩石试样 9 块,其用 5 块,单轴抗拉试验使用 6 块、单轴抗剪使用 12 块,物理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加压,样品均为标准试样。


本文编号:3567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67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