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含矿云英岩脉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4 18:58
柿竹园是南岭成矿带中著名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对柿竹园矿床主成矿期云英岩脉中的黑钨矿、白钨矿、石英和晚期萤石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研究.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表明,黑钨矿和白钨矿中只识别出富液相H2O-NaC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350~400℃和250~300℃.与白钨矿相比,黑钨矿中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推测黑钨矿的形成可能早于白钨矿,与前人观察到白钨矿交代早期黑钨矿的结果一致.黑钨矿共生石英中发育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且均一温度较低,主要集中在300~350℃,表明石英与共生黑钨矿经历不同的流体演化过程和形成条件.白钨矿共生石英中发育与白钨矿中相似的包裹体,也为富液相H2O-NaC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50~300℃,盐度主要为6 wt.%~8 wt.%NaCl equiv.晚期萤石中为富液相H2O-NaC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00℃,盐度2.6 wt.%~9.2 wt.%NaCl equiv,记录了成矿后期的流体活动.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石英中的包裹体中气相仅含有少量CO2和...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5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野外岩性照片
Ⅰw型包裹体是黑钨矿中富液相H2O-Na Cl型包裹体.大小主要为6~15μm,气相百分比在10%~20%,多为长条状,孤立(图5a)、成群(图5b和图5c)或沿黑钨矿生长环带分布(图5d).3.1.2 白钨矿中流体包裹体
Ⅱ型包裹体是石英中富气相H2O-Na Cl(-CO2)型包裹体.气相百分数为55%~75%,大小为5~10μm,多为椭圆状,主要以孤立状出现(图6c).3.1.4 白钨矿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南茅坪钨矿黑钨矿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研究[J]. 陈莉莉,倪培,王国光,李文生,杨玉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2)
[2]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主要矿石矿物扫描电镜分析[J]. 史维鑫,魏雪芳,王瑞红. 中国矿业. 2017(01)
[3]柿竹园钨多金属矽卡岩云英岩与铅锌银矿脉C、H、O、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吴胜华,戴盼,王旭东. 矿床地质. 2016(03)
[4]云南南秧田与福建丁家山白钨矿成分特征对比研究[J]. 陈思佳,郭敏毅,柯鸿沛,林宪浈,刘羽. 福建地质. 2015(03)
[5]闽北上房钨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陈润生,李建威,曹康,瞿承燚,李玉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2)
[6]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形成机制的物理化学分析[J]. 龚庆杰,於崇文,张荣华. 地学前缘. 2004(04)
[7]郴州枞树板大型铅锌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J]. 张怡军. 湖南地质. 1998(02)
[8]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特殊性──以湖南柿竹园矿床为例[J]. 毛景文. 地质科学. 1997(03)
[9]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的Re-0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研究[J]. 李红艳,毛景文,孙亚利,邹晓秋,何红蓼,杜安道. 地质论评. 1996(03)
[10]湖南深部构造[J]. 饶家荣,王纪恒,曹一中. 湖南地质. 1993(S1)
本文编号:3613763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5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野外岩性照片
Ⅰw型包裹体是黑钨矿中富液相H2O-Na Cl型包裹体.大小主要为6~15μm,气相百分比在10%~20%,多为长条状,孤立(图5a)、成群(图5b和图5c)或沿黑钨矿生长环带分布(图5d).3.1.2 白钨矿中流体包裹体
Ⅱ型包裹体是石英中富气相H2O-Na Cl(-CO2)型包裹体.气相百分数为55%~75%,大小为5~10μm,多为椭圆状,主要以孤立状出现(图6c).3.1.4 白钨矿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南茅坪钨矿黑钨矿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研究[J]. 陈莉莉,倪培,王国光,李文生,杨玉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2)
[2]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主要矿石矿物扫描电镜分析[J]. 史维鑫,魏雪芳,王瑞红. 中国矿业. 2017(01)
[3]柿竹园钨多金属矽卡岩云英岩与铅锌银矿脉C、H、O、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吴胜华,戴盼,王旭东. 矿床地质. 2016(03)
[4]云南南秧田与福建丁家山白钨矿成分特征对比研究[J]. 陈思佳,郭敏毅,柯鸿沛,林宪浈,刘羽. 福建地质. 2015(03)
[5]闽北上房钨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陈润生,李建威,曹康,瞿承燚,李玉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2)
[6]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形成机制的物理化学分析[J]. 龚庆杰,於崇文,张荣华. 地学前缘. 2004(04)
[7]郴州枞树板大型铅锌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J]. 张怡军. 湖南地质. 1998(02)
[8]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特殊性──以湖南柿竹园矿床为例[J]. 毛景文. 地质科学. 1997(03)
[9]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的Re-0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研究[J]. 李红艳,毛景文,孙亚利,邹晓秋,何红蓼,杜安道. 地质论评. 1996(03)
[10]湖南深部构造[J]. 饶家荣,王纪恒,曹一中. 湖南地质. 1993(S1)
本文编号:3613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1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