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甘肃寨上金矿南矿段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综合找矿模型

发布时间:2025-02-06 18:15
  甘肃省寨上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该地区是我国卡林─类卡林金矿床的富集地之一。当前该矿床面临的找矿问题,老方法已经很难有所进展,综合找矿方法已势在必行。本文选择寨上金矿南矿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勘查技术,尝试建立综合找矿模型,指导深部找矿勘探,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矿体赋存于板岩与灰岩接触界面及板岩一侧破碎带内,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褐铁矿化等,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2)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提取异常信息,H1高阻异常和L2低阻异常间的电性梯度带对应32号脉,表明在电性梯度带内含矿的可能性很大。(3)采用格里格良法计算出,南矿段43线剖面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Mo-SbAg-Cu-Bi-Au-Zn-W-Pb。前缘晕元素为Pb、Sb,近矿晕元素为Au、Ag、As、W,尾晕元素为Mo、Cu、Bi、Zn。尾晕元素Mo、Bi分别位于序列的前缘晕和近矿晕元素位置,近矿晕元素Pb位于序列的尾晕元素位置,表明浅部矿体有可能被风化剥蚀,深部有可能存在盲矿体。(4)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在...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西秦岭区域构造背景及部分金矿床分布图(据Liuetal.,2015修改)

图2-1西秦岭区域构造背景及部分金矿床分布图(据Liuetal.,2015修改)

10图2-1西秦岭区域构造背景及部分金矿床分布图(据Liuetal.,2015修改)该矿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在秦岭的北亚带,历经多种大地构造造性质复杂(张国伟,2004;Wangetal.,2011)。研究表明,西秦岭北接临山-天水断裂带,南临勉略....


图2-2区域地质及金矿分布图(据武警黄金第五支队,2016)

图2-2区域地质及金矿分布图(据武警黄金第五支队,20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演化,秦岭碰撞造山在印支期完成拼合,形成中国陆地由此转入陆内变形。通过前人的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印支期是秦岭的重要成矿期,其成矿作用受到构造演化控制比较明显(吴峻明等,2019)。矿区位于岷县县城北东20km处,隶属于禾驮乡管辖。出露中、上泥盆....


图3-1寨上地区地质简图(据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第五支队,2016)

图3-1寨上地区地质简图(据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第五支队,20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3矿床地质该矿床中主要的构造为卓洛-牛场次级背斜,矿体大致分布为以F5断裂、北矿段。北矿段位于背斜的北翼,存在于F3和F5断裂带之间。南背斜的核部,位于F5断裂带以南。矿区内未见明显的岩浆岩出露,在孔中可见灰绿玢岩,并伴随有金矿化....


图3-279线钻孔剖面示意图(据武警黄金第五支队,2016修改)

图3-279线钻孔剖面示意图(据武警黄金第五支队,2016修改)

图3-279线钻孔剖面示意图(据武警黄金第五支队,2016修改)盆系内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E组(D22e)和上泥盆统大草滩群B岩为主。中泥盆统地层分为中、下两段,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向,在地层的西边窄东边宽,出露宽度在500m到2300m。起组成背斜核部(图3....



本文编号:4030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4030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