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9 23:28
该文梳理了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提出的政策背景,总结了开发式治理的概念内涵、治理模式与研究思路,并提出了开发式治理的可行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是在政府引领、政策支持下,吸纳多元资金,进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并重的治理方式;开发式治理可以总结为残留资源再利用模式、废弃土地再利用模式、固体废弃物再利用模式、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等4种模式;开发式治理可行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适宜性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矿业开发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综合指数法评价认为,韩城西山石灰岩开采区最优开发式治理方案为"残留资源再利用模式"。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模式的研究,以期为矿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支持。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7019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2 残煤资源开发式治理工程示意图
图1残煤资源开发式治理技术流程图图3阴湾煤矿残煤开发式治理效果
图3 阴湾煤矿残煤开发式治理效果
图2残煤资源开发式治理工程示意图(2)露天非金属及建材矿等残留资源利用开发式治理
图1 残煤资源开发式治理技术流程图
解决这类环境问题的开发式治理思路,首先是开挖覆盖层,把井工采空区及火烧隐患区上部的覆盖层全部挖出,形成露天开采条件,清理出残留煤和边角煤,然后重新回填、压实,再进行充填后的土地整理,“以采促治,采治结合”。其技术方法可概括为图1、图2。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彻底消除井工式开采地面塌陷....
图4 残留资源开发式治理技术流程图
随着近年来建筑材料价格不断提高,以往形成的高陡露天岩面非矿石部分也可以认为是残留资源。如果在规范管理、保障正确程序的前提下,采用残留资源换取治理资金的方式进行开发式治理,一举多得。露天非金属残留资源利用开发式治理可在露天采矿岩面坡度大于60°,且具有连片损坏面的区域进行。一般程序....
本文编号:4037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403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