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地震中露天矿复杂构造边坡破坏过程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9:28

  本文关键词:地震中露天矿复杂构造边坡破坏过程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矿业工程 露天矿边坡 地震 复杂结构 颗粒流


【摘要】:为了解在地震过程中,由急倾斜且具有水平裂隙发育岩体组成的边坡稳定性及其内部破坏过程,使用基于颗粒流理论的PFC3D进行了模拟。利用PFC3D中的JSET和Bonds模拟了非连续和连续的岩体构造形式。施加的震动加速度a分别为0.2 g、0.3 g、0.4 g、0.5 g,得到了在8 s、14 s、20 s和最终稳定时刻的边坡内部裂隙和颗粒位移。对过程中现象进行总结得到:当a较小时,先出现顺坡断裂带,且只有一条;随着a或震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出现间距基本相同的逆坡碎裂带,它始于施加震动位置,终于边坡自由面,标志着边坡内部原构造彻底改变。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矿业工程 露天矿边坡 地震 复杂结构 颗粒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110,51474121,U1361211)~~
【分类号】:TD824.7;P315.9
【正文快照】: 引言露天矿边坡有其自身的特点,使其与一般自然形成边坡有一定的区别。露天矿边坡自由面原本在自然状态下是在地表以下的,但是由于人工开采使其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自由面上不会形成残积土层,且由于采动作用一般以碎石堆积为主;自然边坡常因造山运动而形成,依附山体,边坡构造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利;李杨;洪启宇;赵永红;;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永红;王运生;何源;高原;刘哲;曹文正;;“4·20”芦山地震冷竹关地震动响应监测数据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王建国;黄博;吴海燕;吴浩;常庆;卢湘娟;;爆破荷载下边坡动态响应的FLAC3D模拟研究[J];工程爆破;2014年02期

3 殷跃平;王猛;李滨;冯振;;汶川地震大光包滑坡动力响应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4 涂杰文;刘红帅;汤爱平;郑桐;;基于离心振动台的堆积型滑坡加速度响应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7期

5 邱敏;陈行;田明杰;龙雪梅;邹祖银;;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坡面形态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畅平;多级支挡结构与边坡系统地震动力特性及抗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李祥龙;层状节理岩体高边坡地震动力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波;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动力响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景山,徐国栋,景立平;土边坡地震反应及其动力稳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2 徐锡伟;闻学泽;叶建青;马保起;陈杰;周荣军;何宏林;田勤俭;何玉林;王志才;孙昭民;冯希杰;于贵华;陈立春;陈桂华;于慎鄂;冉勇康;李细光;李陈侠;安艳芬;;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3 何宏林;孙昭民;魏占玉;董绍鹏;高翔;王世元;王纪强;;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白沙河段破裂及其位移特征[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4 李志强;袁一凡;李晓丽;何萍;;对汶川地震宏观震中和极震区的认识[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5 陈晓利;邓俭良;冉洪流;;汶川地震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震地质;2011年01期

6 王思敬,张菊明;边坡岩体滑动稳定的动力学分析[J];地质科学;1982年02期

7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8 许强;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9 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10 王运生;罗永红;吉峰;霍俊杰;吴峻峰;徐鸿彪;;汶川大地震山地灾害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作安,尹光志,万玲;露天矿边坡动态整治方法及其应用——以福建潘洛铁矿滑坡整治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2 姜晨光;逄晓周;董勤景;臧鲁杰;王世周;;露天矿边坡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年04期

3 吴贵才;;全站仪在露天矿边坡滑移观测的应用[J];现代矿业;2009年05期

4 杨坤;;基于系统分析的露天矿滑坡体系可靠度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唐学民;;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应用[J];西部资源;2012年05期

6 宋爱东;郭献章;高瑞永;;司家营露天矿边坡滑坡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J];金属矿山;2012年12期

7 牟会宠,张汝源;露天矿边坡蠕变坍塌变形的初步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年02期

8 ;露天矿边坡学术讨论会[J];金属矿山;1985年07期

9 王世友;;东露天矿边坡滑坡防治浅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2期

10 张四维;我国露天矿边坡工程研究成果与进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四维;沈大用;;露天矿边坡工程新进展[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2 祝玉学;张绪珍;王国中;;露天矿边坡优化设计方法[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上集)[C];1987年

3 杨坤;;基于系统分析的露天矿滑坡体系可靠度评价[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祝玉学;;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的进展、困难和希望[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5 王家臣;谭文辉;周汝弟;;露天矿边坡的可靠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高喜才;肖江;;复杂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开挖模型实验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福平;张文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智能系统[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8 熊传治;;江西富家坞露天矿边坡大变形及滑坡预报[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牛光临;;白银露天矿边坡的维护与加固[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10 解殿春;;论露天矿高陡边坡挖潜[A];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金小平 特约记者 李皎;海州露天矿在金色的秋天“新生”[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朝贵 通讯员 田国明;管理 培训 科研,,环环扣在关键点上[N];中国煤炭报;2010年

3 ;2013年冶金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项目简介[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本文编号:527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27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