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煤岩受载破裂电磁辐射和红外辐射相关性试验
本文关键词:复合煤岩受载破裂电磁辐射和红外辐射相关性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工程 复合煤岩 电磁辐射 红外辐射 相关性
【摘要】:利用煤岩电磁辐射采集系统和红外测温仪,试验研究由顶板岩、煤层、底板岩组成的复合煤岩体受载破裂的电磁辐射信号及煤层内部的红外辐射温度。对复合煤岩体内部进行钻孔,利用红外测温仪研究试样内部红外辐射温度的演化特征,采用环形天线测量电磁辐射信号强度。结果表明:煤岩内部微观裂隙和宏观破裂均对电磁辐射及红外辐射信号产生明显影响,且其影响程度随载荷增强而逐渐增强;红外辐射主要来源于摩擦热效应与热弹效应,呈温阶跃式、突增型上升。两者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复合煤岩 电磁辐射 红外辐射 相关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204087) 校生产技术问题创新研究基金项目(14-T-006;15-35)
【分类号】:TD315
【正文快照】: 0引言应力作用于煤岩,诱发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聚集,继而导致岩石工程失稳,造成煤岩体破裂灾变。煤岩体的破坏过程以电磁辐射信号、声发射信号和红外辐射效应等多种形式释放能量,有一定规律,且在灾变破坏时会出现异常前兆[1-3]。因此捕捉复合煤岩体失稳破坏的特征信息,对煤岩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成利,梁忠友;红外辐射涂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陶瓷工业;2005年04期
2 任晓辉;张旭东;何文;吴作贵;;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现代技术陶瓷;2007年02期
3 景广辉;张艳博;;红外辐射的分析方法及在矿业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吉林大学化学系红外辐射材料研究组;分子筛型选择性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Ⅰ)[J];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4期
5 江受训;冯继尧;彭有道;贾琪光;;远红外辐射烘烤鲜烟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6 董景超;;地面红外辐射土壤测温法在地热异常区的应用[J];辽宁地质;1985年03期
7 汤大新,杨钧,王淑华;日本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最新进展[J];物理;1988年11期
8 潘儒宗;邓尉林;沈淑兰;;莫来石质红外辐射材料的研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9 谭辉玲;特定红外辐射材料的有效性指标[J];化学研究与应用;1989年01期
10 潘儒宗;蔡中伟;;铬酸镧基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琦;;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本睿;钱丽勋;李卓;;高红外辐射膜材料研制及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本庆;;红外辐射增效技术的新发展[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素云;夏朝勇;朱文学;;红外辐射在谷物干燥中的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夏朝勇;朱文学;张仲欣;;红外辐射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与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褚治德;诸凯;焦士龙;杨俊红;孟宪玲;;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A];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全国第十一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侯峙云;周桂耀;侯蓝田;;红外辐射与物质作用的热过程研究[A];第八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尹荔松;沈辉;;选择性红外辐射陶瓷微粉的纳米技术改性及应用[A];第八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薛战理;;低背景红外辐射校准装置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邵秀梅;于月华;方家熊;;红外辐射及其测量方法[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新;固体地球灾害遥感监测基础研究的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范广宏 任明伟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吴元德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杨子彬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技术创新促红外线医疗保健作用凸显[N];科技日报;2014年
3 ;抑菌红外辐射陶瓷釉面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张连生;特征红外辐射脱水技术及其应用领域[N];中国特产报;2001年
5 山东科润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存文;红外辐射热能转换器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3年
6 廖林炜 许中胜 本报特约记者 陆文强;光电武器异军突起[N];解放军报;2012年
7 田武;“陆战之王”隐形有高招[N];中国国防报;2004年
8 陈雪根;新型瓷砖专利 首遇强制拍卖[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付颖;新型瓷砖专利首遇强制拍卖[N];中华建筑报;2003年
10 陈鸣涛;低价电暖器“出身”不明[N];消费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净玉;球形离散颗粒抑制热喷流红外辐射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汪喜波;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武晓燕;高红外辐射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的制备及其碱液蒸发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钊;海面红外辐射与散射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璐;海面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立山;王台铺煤矿旺格维利采煤法红外辐射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郑跃瑜;远距离目标红外辐射探测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施加宝;海天背景的红外辐射散射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黄东;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及其燃油活化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廖猛蛟;飞机红外辐射图像生成、仿真与传输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8 徐林娜;高温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汤倩;红外辐射偏振建模与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晓芳;过渡金属氧化物固溶堇青石体系红外辐射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29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2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