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层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7:00

  本文关键词: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层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角点网格 煤储层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OpenGL


【摘要】:在煤层气排采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中,煤储层结构的三维建模是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的起点,具有关键作用。三维长方体等传统网格,难以表达地层的起伏变化,角点网格具有表达起伏变化地层的优势。从煤层气动态可视化的角度出发,基于角点网格建立了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角点网格模型的数据特点及生成角点网格的方法,采用C#编程语言并结合OpenGL图形接口,开发了煤储层三维可视化软件模型,利用该模型表达了山西省沁水盆地潘庄区块的煤储层地质构造。结果表明,角点网格适用于煤储层三维模型的构建,能较好的表达煤层的结构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角点网格 煤储层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OpenGL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34-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36)~~
【分类号】:TD67;TD163.1
【正文快照】: Foundation item: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2011ZX05034-00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of China(41202236)引用格式:周为喜,陈玉华,杨永国,等.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层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5):53 57.ZHOU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富,雷崇利;潞安矿区煤储层压力低的原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4期

2 钟玲文;中国煤储层压力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3年05期

3 霍永忠;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4 张晓东,秦勇,桑树勋;煤储层吸附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1期

5 余维初;蒋光忠;汪伟英;胡三清;邹来方;田中兰;杨恒林;;多功能煤储层钻井液动态污染评价系统[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年04期

6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王磊;郭晓茜;;基于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的煤储层压裂效果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7 孟召平,彭苏萍,白清昭,靳秀良,张培河;焦作矿区二_1煤储层特征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李佩;杨秀春;王琳琳;刘杰刚;张坤鹏;;临汾区块煤储层裂隙发育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9 唐书恒;煤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1期

10 胡宝林,宋晓梅,车遥,吴文金;安徽宿东矿区煤体构造破坏对煤储层特征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新;潘树仁;吴加和;傅雪海;;中国褐煤储层的力学特征[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柳迎红;杨凯雷;廖夏;;煤储层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郝守玲;钱菊华;薛诗桂;;煤储层物理模型设计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曾家瑶;吴财芳;;黔西-滇东地区煤储层渗透性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金宁;傅雪海;;铁法矿区煤储层裂隙系统评价与渗透率预测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素新;肖红艳;;煤储层中微孔隙和微裂隙的扫描电镜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姚征;袁远;王孝亮;熊先钺;王安民;;煤储层水力压裂中压力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8 雷益龙;;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JPC-01井煤储层基本参数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9 吴见;叶建平;马银起;徐文军;胡滨;李鸿飞;房超;;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区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金波;吴财芳;;恩洪矿区煤储层特征、含气特征及勘探开发建议[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海海;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煤储层物性特征与综合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闫涛滔;渭北煤层气示范区煤储层成藏演化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吴群;延川南煤储层地应力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4 钱进;含裂隙煤储层地震数值模拟与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蔚远江;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储层及煤层气成藏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刘长江;CO_2地质储存煤储层结构演化与元素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雷能忠;芦岭井田煤储层属性预测与随机建模[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颜志丰;山西晋城地区煤岩力学性质及煤储层压裂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琳琳;煤储层节理发育非均质性评价的构造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新秀;中高阶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孙红明;阜康矿区煤储层水溶气含量模拟与水文地质控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周为喜;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储层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冲冲;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王有坤;贵州松河龙潭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强化机理与工艺[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张大伟;阜康矿区煤储层孔隙裂隙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罗金玲;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物性及地质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陈同刚;韩城地区煤储层精细描述及物性主控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魏强;淮南潘集深部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谢亚妮;粗糙集理论及其在煤储层渗透性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1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31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