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盆地及邻区重磁力异常成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运城盆地及邻区重磁力异常成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磁力异常 局部异常成因 断裂构造 构造单元 运城盆地及邻区
【摘要】:运城盆地位于山西省南部,处于鄂尔多斯地块与河淮地块接合带的南端,为山西断陷带中小型盆地群的一部分。勘探实践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山西中小型盆地群之下中生代地层的生烃条件,与现今鄂尔多斯盆地的中生代地层相比,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其成油条件应与鄂尔多斯残留盆地相当。此外,运城盆地东部中条山块隆是我国著名的多金属矿床密集区。前人虽对该区开展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系统对重磁力异常成因研究的工作较少。本文通过对重磁力数据的系统处理,得到了研究区重磁异常基础图件及其转换参数图件,利用区内已完成的重磁力资料,结合钻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重磁力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定量解释了重力异常剖面,并划分了研究区构造单元。研究结果为该区进一步相关研究工作提供重磁力研究资料基础。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整体呈NE走向高低相间的带状分布的特征,重力场值在不同地区差异大,反映研究区内基底起伏变化较大,航磁?T化极异常走向与布格重力异常类似,异常发育,异常值变化剧烈,磁性体发育。研究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断裂走向主要为NE和NW向两组,形成“X”型断裂构造系统,NE向的断裂规模大、延伸长,而NW向的断裂除F6和F7之外,其余断裂规模较小。研究区内构造单元边界多由NE向断裂控制。研究区局部构造发育,且明显受断裂控制,其宏观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局部重力高主要集中于隆起区,由高密度老地层以及基性岩浆岩引起。局部重力低分布于盆地内,由盆地内低密度新生代地层引起。局部高磁异常除M-3与M-4外均分布于隆起区内,主要由磁性基底隆起、中酸性岩浆岩及基性岩浆岩引起。研究区内运城盆地及稷山—侯马盆地,沉积层厚度大,与之对应的重力异常均为低值,在稷山—侯马盆地为高磁异常,在运城盆地为低磁异常,稷山—侯马盆地磁性体较为发育,运城盆地磁性体不发育。峨嵋台地重磁异常均为高值,沉积地层较薄,且磁性体发育,中条山块隆内磁性体发育。研究区可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单元和7个二级构造单元。
【关键词】:重磁力异常 局部异常成因 断裂构造 构造单元 运城盆地及邻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
- 1.2 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9-10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10-12
- 1.4.1 完成工作量10-11
- 1.4.3 研究成果及认识11-12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2-20
- 2.1 自然地理概况12
- 2.2 地质地球物理特征12-20
- 2.2.1 区域构造12-15
- 2.2.2 地层15-18
- 2.2.3 地球物理特征18-20
- 第三章 重磁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20-27
- 3.1 资料处理方法技术20-25
- 3.1.1 资料预处理20
- 3.1.2 重磁资料常规处理20-25
- 3.2 资料处理解释流程25-27
- 3.2.1 重磁力异常地质解释25-26
- 3.2.2 重力剖面拟合26
- 3.2.3 断裂及构造单元划分26-27
- 第四章 重磁力场特征27-34
- 4.1 重力场特征27-30
- 4.1.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27-28
- 4.1.2 区域重力场特征28-29
- 4.1.3 局部重力场特征29-30
- 4.2 磁力场特征30-34
- 4.2.1 航磁?T化极异常特征30-31
- 4.2.2 航磁?T化极区域异常31-32
- 4.2.3 航磁?T化极剩余异常特征32-34
- 第五章 断裂构造推断34-43
- 5.1 断裂构造推断依据34
- 5.2 断裂识别标志34
- 5.3 断裂推断结果34-41
- 5.4 断裂与深部构造的关系41-43
- 第六章 重磁力异常成因研究43-56
- 6.1 局部重力异常解释43-47
- 6.2 局部磁异常解释47-50
- 6.3 剖面解释50-56
- 第七章 构造单元划分56-59
- 第八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彦良;刘保华;李西双;刘晨光;赵月霞;;胶州湾口海区磁力异常特征及构造解释[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2 王志强;王财富;徐子远;李瑞;;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磁力异常形成机理研究与异常分析[J];地质找矿论丛;2008年04期
3 王和明,尹文荣;东海重力磁力异常与地质构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4期
4 王耀辉;;基于Surfer Automation技术的磁力平剖图绘制及其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7期
5 邓振球;新疆及其邻区卫星磁力异常与深部构造[J];新疆地质;1999年03期
6 庄胜国;;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区磁力异常特征及地质成因[J];科技风;2012年02期
7 王林松;王传雷;西永在;周常委;李兆峰;;球体磁力异常三分量数据空间成像[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8 李嘉琪;决定渤海重磁力异常特征的主要地质因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4年04期
9 本座荣一 ,井上英二 ,白桦;关于日本周围海域的海底地质图[J];地质科技情报;1984年01期
10 ;Geopysics,No.7,1991论文文摘[J];石油物探译丛;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骆遥;高玉文;;中国大陆磁力异常在卫星高度上的反映[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寿彭;;中国航空磁力异常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田振兴;;磁力异常图编制的图缝合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建英;运城盆地及邻区重磁力异常成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52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5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