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FC3D的煤堆自燃过程模拟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PFC3D的煤堆自燃过程模拟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工程 煤堆自燃 温场变化 能量迁移 氧气流动 PFCD模拟
【摘要】:为了解煤堆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能量迁移和氧气流动情况,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以PFC3D为模拟平台,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的自燃氧化过程,及该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及其与煤的反应,并通过FISH实现该过程。结果表明:随模拟时间延长,温度场高温区向煤堆坡面边界水平移动;能量迁移主要发生在靠近低温区的区域,且不同温区交界处迁移最多;高温区移动是由于氧化需氧量的变化、造成对氧的"抽吸"作用而产生的;煤堆内氧颗粒的流动可分为稳定区、杂乱区、微弱区,随着"抽吸"作用的增加,稳定区减小,杂乱区增加,微弱区增加。模拟计算至70 d,煤堆出现大范围高温区域并产生自燃,此时最高温度为362.1 K。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堆自燃 温场变化 能量迁移 氧气流动 PFCD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10;51274113;51474121)
【分类号】:TD752.2
【正文快照】: 0引言煤堆自燃发生的原因是煤堆内部的煤颗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而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向外部环境散发的热量时,煤堆开始蓄热升温;开始煤堆升温较慢,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煤堆的温度快速上升,最终煤堆开始自燃[1-2]。由于煤堆外部环境与煤堆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J];能源研究与信息;1994年04期
2 V.弗尔罗,徐振刚;防止煤堆自燃的试验研究[J];煤质技术;2000年03期
3 李昕哲;防大型煤堆自燃有诀窍[J];浙江消防;2003年01期
4 路闻;煤堆自燃及预防措施[J];安徽消防;1996年06期
5 卢山,孙培雷;煤堆自燃的理论与计算[J];工业锅炉;2004年04期
6 刘向军;张健;邵敏;;煤堆自燃过程的数值模拟[J];矿冶;2008年01期
7 王光友;吴国光;张永建;徐红枫;;煤堆自燃影响因素及防治[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年01期
8 胡明红,王红汉,范喜生;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1年01期
9 彭担任,赵再春,张人伟;防止煤堆自燃 保护矿区环境[J];煤矿环境保护;1995年03期
10 董希琳,郭松峰,李砚超;阻化烟煤堆非稳态温度场计算[J];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新民 李静;紧急行动起来 清理非法煤堆[N];太原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艳 实习记者 王皓;西安多家企业煤堆煤灰没覆盖[N];陕西日报;2013年
3 曹秀娟;省城给煤堆渣堆披“绿装”[N];山西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梁新民;特殊的攻坚[N];太原日报;2007年
5 记者 魏广军 实习生 何思远;“三堆”固守路边 环境仍未改善[N];平顶山日报;2006年
6 高岗栓;大唐集团太原二电厂有过则改[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高岗栓;太原市长下令清理非法煤场[N];中国环境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红玉;抑制煤堆自燃的新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王世伟;露天煤堆防尘、防雨保护膜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曹长剑;煤场盘煤系统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3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7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