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全液压钻机液压卡盘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0:18

  本文关键词:全液压钻机液压卡盘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密封装置 自补偿 密封间隙 有限元分析 泄漏量


【摘要】:液压卡盘是全液压动力头式坑道钻机的重要部件,多采用胶囊式结构,油压夹紧方式。卡盘与主轴相连,工作时夹紧钻杆实现高速旋转、给进和起拔等功能,输出所需的转矩和钻压。为了向旋转的卡盘提供连续的压力油,多采用机械间隙密封式密封装置作为卡盘的回转供油装置。随着钻机能力的提高、钻杆直径的增大,密封装置在长时间工作后因工作液压油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导致密封装置的泄漏量增大,钻机液压传动效率降低明显,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因此有必要对密封装置进行研究和创新设计以满足卡盘回转供油密封装置的密封要求。文章从密封装置原理出发,分析普通密封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失效原因发现,引起普通密封装置泄漏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密封间隙内液压油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大导致的密封间隙值的增大。通过研究普通密封装置密封间隙值与结构参数厚度比、长度、进油孔直径,工作参数工作压力、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温度场和压力场共同作用下,控制密封间隙为目标的新型密封装置的设计思路。发明了液压卡盘回转供油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并计算了该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内套厚度和O形圈位置,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普通密封装置和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密封间隙与其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设计的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进行了优化。研制了卡盘回转供油密封装置性能检测系统,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设计的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显著性分析获得了影响其密封性能的各工作参数的主次关系,并与普通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具有压力变化时泄漏量稳定、加工装配难度低的特点,达到了设计目标,为全液压钻机卡盘回转供油密封装置的设计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密封装置 自补偿 密封间隙 有限元分析 泄漏量
【学位授予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4.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2
  • 1.1 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简介9-10
  • 1.2 全液压钻机动力头与液压卡盘10-14
  • 1.2.1 动力头10
  • 1.2.2 液压卡盘10-14
  • 1.3 全液压钻机液压卡盘密封装置研究14-21
  • 1.3.1 液压卡盘供油密封技术14-15
  • 1.3.2 流体动密封技术15-17
  • 1.3.3 研究背景17-19
  • 1.3.4 研究现状19-20
  • 1.3.5 研究内容20-21
  • 1.4 本章小结21-22
  • 2 密封原理分析及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的设计22-37
  • 2.1 密封原理、失效原因分析与密封间隙影响因素计算22-30
  • 2.1.1 密封原理22-23
  • 2.1.2 密封特点与失效原因分析23-25
  • 2.1.3 密封间隙影响因素计算25-30
  • 2.2 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的设计30-35
  • 2.2.1 自补偿原理及结构设计30-32
  • 2.2.2 关键参数设计32-35
  • 2.3 本章小结35-37
  • 3 普通密封装置与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有限元分析37-59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37-41
  • 3.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37-38
  • 3.1.2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38-41
  • 3.2 普通密封装置有限元分析41-49
  • 3.2.1 模型建立41-44
  • 3.2.2 有限元结果分析44-49
  • 3.3 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有限元分析49-57
  • 3.3.1 模型建立49-51
  • 3.3.2 有限元结果分析51-57
  • 3.4 有限元结果对比57
  • 3.5 本章小结57-59
  • 4 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性能试验59-80
  • 4.1 密封性能检测试验装置设计59-73
  • 4.1.1 试验装置工况模拟部分设计60-62
  • 4.1.2 试验装置参数控制部分设计62-65
  • 4.1.3 试验装置数据检测系统设计65-73
  • 4.2 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密封性能试验研究73-79
  • 4.2.1 试验方案设计74-75
  • 4.2.2 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75-78
  • 4.2.3 密封性能对比分析78-79
  • 4.3 本章小结79-80
  • 5 结论与展望80-82
  • 5.1 结论80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5
  • 致谢85-86
  • 附录Ⅰ86-87
  • 附录Ⅱ87-88
  • 附录Ⅲ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其伦;超导发电机旋转输液密封装置的试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1980年02期

2 王红娟,李教;减速机常见密封装置的改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0期

3 宋文洋;;海洋仪器基础知识 第七章 海洋仪器的密封装置[J];海洋技术;1981年03期

4 王华伟;王馨舶;谭学飞;陈希红;王玉祥;;静水压试管机密封装置的分析与改进[J];科技成果纵横;2010年03期

5 郝耀钢;;一种杆式泵固定密封装置的有限元分析[J];河南科技;2013年21期

6 刘炳胜;;厚积薄发——动态气流密封装置发明经过[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年10期

7 米迎春;;2*62-2.5-32型热水泵密封装置的改进[J];河南科技;2009年06期

8 张荣军,贾志军,贺红生;氧化铝回转窑新型密封装置及其安装工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9期

9 耿友军;;一种特种电机滚动轴承室密封装置的设计[J];科技资讯;2006年20期

10 李松辉;;5号炉冷渣机泄漏整治[J];科技风;2012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建勋;;电动滚筒密封装置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段长江;赵东广;;一种新型熟料窑密封装置[A];2003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3年

3 孙明礼;李德才;何新智;白博海;;磁性流体密封极齿尺寸的优化设计[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4 王正方;李新;;几种结构简单的微波炉密封装置[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5 成亚良;李朝发;周志彪;;石钢抽风系统漏风治理改造[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通讯员 郑彩虹;珲春发电自主改造设备节约八十万元[N];中国电力报;2010年

2 ;吹塑密封装置[N];中国包装报;2004年

3 ;反应釜罐用机械密封装置00236947.8[N];中国包装报;2003年

4 通讯员 顾永强 马强;新型井口密封装置延长盘根使用寿命[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包装材料管的密封装置[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邵珍;10名“蓝领”拥有70项专利[N];文汇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童章进;负压回收结构在非接触式流场密封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雪飞;通用离心泵机械密封装置的故障分析及对策[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杨江波;全液压钻机液压卡盘自补偿式环状密封装置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4 郝天才;超临界技术中新型高压快开密封装置及其数值模拟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5 缪五兵;管道外表面等离子除鳞密封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高喜玲;抽油井动态注胶式光杆密封装置的研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7 雷振宁;斯特林发动机杆密封装置性能与密封件摩擦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8 段伟颖;大功率瞬态工作混流泵中组合密封装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文涛;涨圈高速旋转密封装置及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6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86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6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