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英云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8 11:37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英云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埃达克质斑岩 洋壳熔融 古亚洲洋 地球化学 争光金矿床 多宝山矿集区


【摘要】: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多宝山矿集区东南端,于Ⅰ号矿带钻孔中发现较大规模的隐伏英云闪长斑岩体,其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2.0±0.9 Ma(MSWD=0.0025)和462.1±1.8 Ma(MSWD=0.34),属中奥陶世晚期,代表岩体结晶年龄。岩石具高镁埃达克质岩特征:SiO_2(62.54%~64.62%)≥56%,高Al,富集LILE(Rb、Ba、Sr、U)和LREE,亏损HFSE(Nb、Ta、Ti)、Y及HREE,无Eu异常;高MgO和Cr,高Mg#(56~61),低FeO~T/MgO比值。Sr、Sr/Y、La/Yb及Na_2O/K_2O较典型埃达克岩偏低。与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可对比且具演化关系,二者均为俯冲洋壳熔融成因,随俯冲深度增加,体系温度和压力增大,H_2O含量降低,主要矿物相稳定性逐渐发生改变,在16.9Ma时间差的地质历史时期,先后形成早、中奥陶世多宝山和争光两期埃达克质岩,后者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代作用;二者均形成于陆缘弧大地构造背景。争光矿床奥陶纪成矿作用更可能与该岩体有关,熔体高氧逸度、较低聚合度及低演化和分异程度是Cu、Au成矿的有利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Ο二队;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
【关键词】埃达克质斑岩 洋壳熔融 古亚洲洋 地球化学 争光金矿床 多宝山矿集区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营林区等二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NMKD2014-23)成果
【分类号】:P618.51;P588.13
【正文快照】: 0引言鄂霍茨克海和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李锦轶等,2004):古生代经历多个陆块(自北西向南东包括额尔古纳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地块、兴安地块、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地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及古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和兴凯地块)之间的拼合;古生代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辉;李连松;;浅析青海纳日贡玛含矿斑岩体的成矿信息[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2 赵明昌;斑岩铜钼(金矿)找矿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4年02期

3 王建华;李文昌;;香格里拉县松诺斑岩体与普朗斑岩体特征对比[J];云南地质;2014年02期

4 芮宗瑶;黄崇轲;徐钰;齐国明;;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的鉴别标志[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83年02期

5 阮道源;粤湘两省锡矿斑岩成岩成矿某些问题[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6 金章东;江西德兴铜厂斑岩体铜品位的分形结构[J];矿床地质;1998年04期

7 郝金华;陈建平;董庆吉;王涛;罗志忠;;青海三江北段陆日格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0年04期

8 陈建林;许继峰;任江波;王保弟;余红霞;;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J];岩石学报;2011年09期

9 宁奇生;李永森;刘兰笙;傅国民;张江滢;;中国斑岩铜(钼)矿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J];地质论评;1979年02期

10 吴之良,梁树钊,李中庆;粤西银岩锡矿的含矿斑岩特征[J];中国地质;198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宗瑶;黄崇轲;徐钰;齐国明;;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的鉴别标志[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3)——“三江”岩石[C];1982年

2 芮宗瑶;张洪涛;;三江斑岩铜(钼)矿研究现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1)[C];1984年

3 张道红;张学书;杨艳;严健;杨平;;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A];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建局6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3年

4 芮宗瑶;李荫清;张洪涛;;根据流体包裹体鉴别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的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5 陈文明;盛继福;;深源富碱、硅热流体与铜矿斑岩体斑晶的成因联系[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成因机制[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文彬;;福建南安蔡西斑岩钼矿床岩体的地质特征及评价标志[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8 丁朝建;王增;申屠保涌;;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主要成矿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9 孟祥金;侯增谦;曲晓明;高永丰;;西藏冈底斯中东段斑岩成矿系统[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肖波;秦克章;李光明;李金祥;陈雷;赵俊兴;范新;;冈底斯驱龙斑岩铜-钼矿区外围矽卡岩型铜矿的分布、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孙乃强;西藏矿产资源潜力巨大[N];中国黄金报;2002年

2 记者 孙乃强;西藏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取得阶段成果[N];中国黄金报;2002年

3 记者 滕艳;寻找与埃达克质岩有关铜多金属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佳瑞(Javed Akhter Qureshi);巴基斯坦g侨虻赂癜哐褻u(Au)矿床: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成因[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鲍波;岩浆挥发分在矿化斑岩体系演化过程中的行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郝金华;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孙诺;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李满根;三江南段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谱系研究与资源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王亮亮;西藏冈底斯带驱龙含矿斑岩的特征及与Cu(Mo)成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唐菊兴;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8 陈良;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演化与斑岩钼矿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舒广龙;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金矿[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李卫东;西准噶尔宏远斑岩型钼(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云南大理小龙潭地区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代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耀辉;西秦岭火麦地印支期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邬明华;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金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李学仁;滇西巍山大莲花山富碱斑岩岩石特征及含矿性[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5 屈云燕;宝音图斑岩钼矿与智利斑岩铜钼矿带成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李青;普朗斑岩铜矿床斑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林武;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楚克磊;江西武山岩体斑岩型铜、钼矿床岩石学研究和隐伏矿预测[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李冰;西藏冈底斯带驱龙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黄行凯;滇西北衙地区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金成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813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13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