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矿区胡底矿煤岩裂隙发育规律及其预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晋城矿区胡底矿煤岩裂隙发育规律及其预测研究
【摘要】:本文以晋城矿区胡底矿煤、岩裂隙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矿区的构造特征,恢复了矿区古构造应力场,探讨了矿区的构造演化史。在构造背景下分析煤、岩裂隙发育的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了裂隙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煤、岩裂隙相关性数学模型,通过地面岩层裂隙发育的程度来预测井下煤层裂隙的发育程度。通过大量的地面及煤矿井下节理、褶皱构造的实地观测统计,结合矿区地质资料,利用赤平投影的方法,运用节理恢复软件,进行胡底矿主应力的恢复,通过分析可知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应力作用的改造,分别是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作用,并且探讨了胡底矿的构造演化史。对研究区地面岩层节理的产状、密度、几何特征及组合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统计,得到岩层节理发育规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构造部位、岩性、层厚等因素对岩层节理发育的控制作用,得到了不同变量与岩层节理密度的函数关系。对煤矿井下煤层裂隙进行系统观测并采集煤样,利用显微镜进行煤样显微裂隙观测,得到煤层裂隙的发育规律。在相同的构造背景下,对比分析煤层节理和岩层节理的产状、几何特征、密度,得出煤、岩节理发育的优势方位具有一致性。通过煤、岩三轴试验测试得出煤岩比地面岩石具有相对较低的杨氏模量和较高泊松比,导致煤层裂隙长度相对较小宽度相对较大;煤岩具有较低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导致研究区煤层剪裂角大于岩层剪裂角;煤岩具有较低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导致煤层裂隙密度高于岩层裂隙密度。拟合出不同岩性、层厚与节理密度的数学关系,岩层节理密度与煤层裂隙密度的数学关系,煤层宏观节理密度与微观节理密度的数学关系,根据已知的地面岩层的节理密度数据,预测出胡底矿井下煤层裂隙的密度,并利用suffer绘制出胡底矿3#煤层节理密度等值线图,得出裂隙发育的程度与构造变形程度较为一致。利用地面岩层节理发育程度数据来预测井下煤层裂隙发育程度的方法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简单便捷,为矿井生产等提供了基础地质数据。
【关键词】:煤层 岩层 裂隙预测 构造作用 胡底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1 绪论16-23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6-17
- 1.2 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17-20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0-22
- 1.4 论文工作量22-23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23-30
- 2.1 自然地理概况23-24
- 2.2 地层24-28
- 2.3 构造概况28-30
- 3 矿井构造特征及其演化30-46
- 3.1 研究区构造特征30-32
- 3.2 构造演化及应力场分析32-45
- 3.3 小结45-46
- 4 岩层节理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46-63
- 4.1 节理发育特征47-53
- 4.2 岩性及层厚对节理发育的影响53-58
- 4.3 构造对节理发育的影响58-61
- 4.4 小结61-63
- 5 煤岩节理发育对比与预测63-80
- 5.1 煤层节理发育规律63-66
- 5.2 煤、岩节理发育对比66-73
- 5.3 煤岩裂隙发育预测73-78
- 5.4 小结78-80
- 6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7
- 作者简历87-89
- 学位论文数据集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培德;;煤层瓦斯动力学的进展[J];浙江国土资源;1992年01期
2 朱文伟;随峰堂;王陈香;;现阶段如何开展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勘查中煤层瓦斯勘查工作的建议[J];安徽地质;2009年01期
3 唐洪友;判别瓦斯突出煤层的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6年02期
4 白其峥,易法槐;煤层瓦斯流动的数学模型及其理论分析[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1987年03期
5 王景明;煤层的裂隙及其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2期
6 赵阳升,秦惠增,白其峥;煤层瓦斯流动的固-气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解法的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4年01期
7 王生全;王贵荣;常青;张添景;王战峰;;褶皱中和面对煤层的控制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4期
8 雷恒太;;吕梁离石西山晋邦德煤业有限公司4~#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吴俊;卜凡启;邢少春;许广安;王凯平;祝青;魏辉;;低沼矿区煤层气体地化特征及其灾害性[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年05期
10 孙培德;;煤层瓦斯动力学的现代流动理论[J];浙江国土资源;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中;王红岩;刘洪林;吴立新;;煤层瓦斯聚集规律[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永东;鲜学福;刘保县;;地应力、地温、声场中的煤层瓦斯渗流方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郭景林;郭晓明;;山西煤层瓦斯分布规律研究[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4 张平;;钱家营煤矿煤层瓦斯分布状态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5 文光才;孙重旭;;隧道工程中煤层瓦斯危险的评价与防治[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曾勇;;低煤级煤煤层瓦斯聚集的地质因素研究[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7 徐守仁;;丁六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8 曾勇;柯妍;张鑫;;低煤级煤煤层瓦斯富集的地质因素研究[A];2008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子敏;;中国华北地区煤层瓦斯形成和分布的地质背景[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10 梁汉东;任振球;杜乐天;;煤层瓦斯成因系统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勇 田玉柱;祁东矿群策群力降服8煤层瓦斯[N];经理日报;2009年
2 李龙 牛国斌;宁夏局一技术获国家专利[N];中煤地质报;2013年
3 记者 杨沛洁 通讯员 李源海;宁可影响产量也不影响质量[N];平顶山日报;2009年
4 平渊 段水云 吴慧芳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4队 洪洞);沁水煤田赵家窑勘探区瓦斯分布异常现象的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学玲;揪出藏在煤层及围岩中的魔鬼[N];中国煤炭报;2014年
6 张虹生 吴俊;煤矿事故高发五大原因[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孙贵;天府矿业:煤层钻孔水力扩孔新工艺获得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8 孙贵;天府矿业煤层钻孔水力扩孔新工艺获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9 李毅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促进安全形势好转[N];中国煤炭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强;煤层为主含水层的巷道围岩变形-渗流耦合系统响应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邓奇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侏罗纪煤层硫化氢成生模式及异常富集控制因素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东平;空化水射流声震效应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渗流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陈同俊;P波方位AVO理论及煤层裂隙探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潘宏宇;复合关键层下采场压力及煤层瓦斯渗流耦合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毛飞;微生物技术治理煤层瓦斯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武福生;煤层瓦斯场理论及抽采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孔海陵;煤层变形与瓦斯运移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宗建;赵官煤矿7#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治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保军;平煤八矿典型突出煤层的瓦斯地质控制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彭磊;平煤一矿主采煤层瓦斯赋存分布与控制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明明;平煤四矿主采煤层瓦斯赋存分布与控制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梓欣;准南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煤层气赋存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娅婷;晋城矿区胡底矿煤岩裂隙发育规律及其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赵耀;淮北矿区许疃矿矿井构造评价及煤与瓦斯突出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肖林;铜川矿区10~#煤层发育规律及可采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迪;二氧化碳驱替煤层瓦斯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佳;萍乡青山煤矿大槽煤层瓦斯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7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