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平面湍流射流细颗粒物团聚的PBM-LES耦合模拟

发布时间:2017-12-14 23:37

  本文关键词:平面湍流射流细颗粒物团聚的PBM-LES耦合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PM . 大涡模拟 颗粒群体平衡模型 自由分子凝并核 平面湍流射流


【摘要】:本文选取平面湍流射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涡模拟与颗粒群体平衡模型耦合模拟了亚微米级细颗粒物在平面湍流射流流场中的团聚情况,分析了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情况以及粒径的演变过程,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入口体积分数以及不同St数对细颗粒物团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射流发展过程中细颗粒物粒径经历了逐渐增大且数密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过程;入口体积分数增大加强了流体与颗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更加显著;St数增大影响了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情况,削弱了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项目(201503-404)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5128,ZD2016163)
【分类号】:O35
【正文快照】: 引言可吸入颗粒物特别是其中包含的PM 2.5不仅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降水、气候等[1~2],而且被人类吸入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肺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至今已经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煤烟型污染。因此,对燃烧源细颗粒物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加良;胡小玲;管晶晶;赵伟;;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酸度及其与组成的关系[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揭开迷“雾”中的重重秘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解析我国空气中细颗粒物形成机制及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3 丁杰,朱彤;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反应的研究[J];科学通报;2003年19期

4 孙国根;;十面“霾”伏是人祸[J];今日科苑;2013年06期

5 乔旭霞;;PM2.5有了规范的中文名称[J];陕西气象;2013年04期

6 闫博;赵文吉;;北京市细颗粒物时空分布及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3年06期

7 Duriya FONGMOON;Surathat PONGNIKORN;Aphiruk CHAISENA;Sitthichai IAMSAARD;;泰国南邦省陶瓷厂细颗粒物对大鼠肺部的影响(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4年01期

8 董发勤;代群威;贺小春;邓建军;唐朝军;;可吸入矿物细颗粒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年06期

9 唐利利;何莉;庞晓明;;南宁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PM2.5的真面目[J];城市与减灾;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阳;付柏淋;;两种典型通风方式下室内细颗粒物去除效果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蒲维维;赵秀娟;张小玲;徐敬;徐晓峰;孟伟;;奥运前后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冯加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来源探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董玉敏;;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子晔;李宁;;浅谈PM2.5防控专利技术开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9 叶兴南;尹姿;唐尘;陈建民;;基于吸湿性测量分析上海大气亚微米细颗粒物的混合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陈晨;银燕;钱凌;王巍巍;陈宇;李嘉鹏;;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苡婷;上海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堪忧[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震宇;细颗粒物威胁“健康出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迎久;细颗粒物控制成约束性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强化源头削减 分区分类控制[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记者 徐维欣;细颗粒物标准制定尚需时日[N];文汇报;2009年

6 通讯员 王双瑾;探寻PM_(2.5)真相[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拓玲;征细颗粒物排污费改善空气质量[N];西安日报;2012年

8 刘敬奇;北京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贺小巍;每个人既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N];陕西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荣丽君;我市在全省率先监测PM2.5[N];西宁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斌;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对前体物排放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吴伊人;含油雾的环境空气中微细颗粒物净化用纤维滤料的织物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3 王晓斐;Gprc5a基因缺失小鼠对SiO_2诱导的肺损伤易感性增加[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英志;柴油车细颗粒物理化性质及其排放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5 王飞;废水中细颗粒物过滤去除机理研究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朱继保;细颗粒物的电收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高知义;大气细颗粒物人群暴露的健康影响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金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庚达;煤粉燃烧细颗粒物生成、演化与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10 顾泽平;大气细颗粒物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春;汽车细颗粒物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马琼锦;上海二城区大气细颗粒物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赵园园;济南市细颗粒物污染及管理建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林达平;不同相水介质中细颗粒运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宋劭萌;某高新园区空气PAHs污染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韩雪;大气细颗粒物对小鼠表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英红;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化学成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杜蔚;青藏高原背景站细颗粒物理化特性及粒子增长机制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9 朱礼波;兰州市不同细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10 高杰;燃烧火焰中汞的形态转化及富集微细颗粒物的规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9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289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