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环形方管道中爆轰胞格的三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05:28

  本文关键词:环形方管道中爆轰胞格的三维研究 出处:《爆炸与冲击》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爆炸力学 自持传播 三维数值模拟 爆轰胞格 环形管道


【摘要】:通过实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爆轰波在环形管道内的传播。实验采用烟迹板记录了爆轰波的胞格结构。数值模拟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三维Euler方程,采用五阶精度的WENO格式捕捉激波,采用具有TVD性质的三阶Runge-Kutta法处理时间项,并结合并行技术,对爆轰波的传播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环形管道外壁为收敛壁面,由于其对流场的压缩效应,外壁面及附近的胞格较小,且较均匀。而内壁为发散壁面,其对流场起稀疏效应,内壁面及附近的胞格较大,且呈周期性变化。同时,不同壁面的胞格结构均出现了拍波(slapping wave),其形状呈弯曲的折线。
[Abstract]:The propagation of detonation waves in a circular pipe is studied by experiments and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ell structure of detonation wave was recorded by a cigarette trail plat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Euler equation with chemical reaction. The shock wave is captured by the WENO format of five order accuracy. The three order Runge-Kutta method with TVD property is used to process the time term. Combined with parallel technology, the propagation of detonation wave is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er wall of the annular pipe is a convergent wall. Because of its compression effect on the flow field, the outer wall and the vicinity of the outer wall are smaller and more uniform. The inner wall is a divergent wall, and the convective field is sparsely effect, and the cells in the inner wall and nearby are large and periodic.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 wave (slapping wave) appeared in the cell structure of different walls, and its shape was curved.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O382
【正文快照】: 2.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在预混可燃介质中,由激波诱导的、以稳定方式传播的燃烧称为爆轰波。由于该燃烧的化学反应比较剧烈,因此具有极高的火焰传播速度,其产物也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这些特性使得爆轰具有两个重要的应用背景,一个是工业灾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平;石天一;王宇辉;刘宇思;;连续爆轰发动机的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潘振华;范宝春;张旭东;;同轴环形管内气相爆轰波传播的数值和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云峰;王健平;;二维爆轰波的数值模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张旭东;范宝春;归明月;;用于推进的爆轰波的精细结构[A];第二届爆轰与爆震发动机研讨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宇辉;王健平;李永生;李洋;;多波头旋转爆轰波的产生与湮灭[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陈兵;李进平;陈宏;姜阳;俞鸿儒;;爆轰驱动产生燃气的新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周海兵;熊俊;张树道;;爆轰数值模拟的大尺度反应率模型[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8 韩桂来;姜宗林;张德良;;水蒸气熄灭爆轰波及在带扩容室管道中消波的数值模拟[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9 朱雨建;杨基明;LEE JHS;;爆轰波与多孔板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10 王刚;张德良;刘凯欣;;爆轰波传播问题的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生;大体积燃料空气混合物爆轰基础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云明;可燃气体火焰传播与爆轰直接起爆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健;气相爆轰波的反射和衍射现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朱传胜;带隔板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成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胡洪波;脉冲爆轰发动机中汽油基凝胶燃料爆轰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赵慧;气相爆轰波化学反应机理、传播机理数值和实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旭东;旋转爆轰流场结构及自持传播机理的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程俊霞;散心爆轰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9 潘振华;用于推进系统中爆轰波的精细结构以及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高远;临近失效条件下爆轰波非稳定传播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秋;考虑损失的爆轰模拟系统及其稳定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宋清官;基于基元反应模型的气相爆轰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卫;驻定锥型爆轰波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任登凤;驻定斜爆轰波形态分析与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徐晓峰;碳氢燃料爆轰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郑淼;悬浮粉尘的爆轰波结构[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7 李斌;多功能爆轰管的调试与试运行[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韦祥光;爆轰波聚能爆破的技术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孙晓雄;气—液—固三相体系云雾爆轰特性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继业;超声速预混气流中钝头体表面爆轰波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4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344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