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二维流场中圆截面植物与流场耦合的力学特性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03:32
【摘要】:流固耦合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多种工程实际中,如房屋桥梁工程、海洋工程、防风工程等。粘性流体流经非流线型柔性固体结构时,在固体结构后方形成周期性脱落的涡街,诱发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流体作用力,并使固体结构振动,振动会改变固体结构附近的流场,进而影响流体对固体结构的作用力,这一过程即为流固耦合过程。研究流固耦合过程中流体与固体结构间的作用、结构的最大振幅、流体作用力及其频率组成、流场特征和能量输运等问题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过程,并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支持。目前针对这类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多以实验为主,数值模拟较少,分析流场特征的研究更少。本文针对圆截面植物与流场的耦合过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流场,首先改进了Newmark-β法,接着将基于Newmark-β法编写的程序嵌入到Fluent中实现圆柱与二维流场的流固耦合,并用于计算柱体响应。对二维情形下,两自由度圆柱与流场耦合运动的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流速与系统参数下,柱体响应与流场特征的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柱体与流场间流固耦合问题的基本方程,并对求解柱体振动响应的Newmark-β法进行了改进,模拟结果与Khalak和Williamson等人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本文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此,开展了二维流场中圆柱与流场耦合问题的数值研究。2、系统质量比和系统阻尼比是两个影响圆柱与流场间流固耦合过程的重要参数,本文分别研究了系统质量比和系统阻尼比对圆柱响应的影响。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圆柱最大振幅和流体作用力的影响。3、基于数值结果,分析了流场特征和能量输运特征在不同系统参数下的变化规律。定义了圆柱对流体的有效阻挡,并分析了系统质量比与系统阻尼比对有效阻挡区间的影响,为工程防风结构材料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图文】:

模型图,圆截面,流场,模型


风场与植被下垫面的相互作用是一类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如风场中的圆截面植物,其垂向尺寸远远超过截面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可认为来流速度不沿圆柱垂向变化,于是此类问题可简化为二维流场中弹性约束圆柱与流场耦合的动力学问题。2.1 流场-圆柱流固耦合理论模型2.1.1 简化物理模型为分析圆柱形植物某一截面的风振响应和局部风场特征,将植物的弹性模量等弹性效应用弹簧刚度来表征,植物的阻尼效应用阻尼来表征。于是可以将此类问题简化为如图 2.1 所示的二维平面内均匀来流作用下的两自由度圆柱-弹簧-阻尼系统。其中,圆柱在 Z 方向(垂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图中未标出)上被固定,仅可在 X 方向(流向)和 Y 方向(横向)上振动。

网格图,计算域,网格图


流固耦合中圆柱的响应特征主要包括横向与流向位移响应、作用力频率与作用力最大值。圆柱的位移和作用力最大值影响振动的强弱,,同时影响圆柱尾涡脱落模式,继而影响圆柱下游流场;而流体作用力频率体现了振动的剧烈程度,影响尾涡脱落的快慢。因此分析柱体响应特征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章首先对照 Khalak 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并设置了五组实验组,研究圆柱响应特征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3.1 模型验证3.1.1 网格与计算参数计算域的网格划分如图 3.1 与图 3.2 所示,图 3.1 为计算域整体网格图,尺寸为 36D×24D,D 为圆柱直径。坐标原点 O 位于圆柱中心,坐标轴如图所示,X 轴正方向为流向,Y 轴正方向为横向。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3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福;陆志华;冯超群;;圆截面环形锻件的锻造[J];锻压技术;1987年01期

2 戴云阁;炼钢用等圆截面喷管的简化计算[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3 ;图表1-6 空心圆截面的 I 和 Z[J];石油化工设备简讯;1975年03期

4 董超;甄华萍;陈刚;苏伟;李晓轩;;非圆截面弹体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5年04期

5 沈杰;李国平;韩同鹏;王路伟;;非圆截面车削系统的控制与仿真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年01期

6 郝慧荣;白鸿柏;张慧杰;;非圆截面丝金属橡胶与普通金属橡胶阻尼性能比较[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7 姚宇;王斌武;;偏心进给车削非圆截面零件的方法[J];煤炭技术;2006年06期

8 王桂梅;武杰;刘杰辉;;非圆截面零件加工切削力的模糊评判理论研究[J];煤矿机械;2012年08期

9 余琼英;;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应力比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5期

10 曹辉;要小鹏;龚伟;;非圆截面数控车削技术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丽丽;张越;王宏伟;;考虑表面效应的纳米圆截面杆扭转问题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2 司文静;王成;;压弯荷载作用下圆截面混凝土桩的损伤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3 董倩;王成;;用Mazars损伤律估计圆截面桩的抗弯承载力[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4 刘敏嘉;陶明德;;圆截面水槽中的表面波[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曾强;沈朝辉;;圆截面拉杆的静强度的可靠性尺寸设计[A];2004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成;唐树名;邓安福;;圆截面混凝土桩的抗弯损伤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7 李广悦;;圆截面钢-混凝土-CFRP实心组合短柱轴压性能分析[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薛纭;;非圆截面压扭弹性细杆的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自刚;李明;;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10 薛纭;;非圆截面压扭弹性细杆的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蔡敏杨文婷 ;新一代“人造太阳”,多次成功放电[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记者 刘杰;我国将诞生世界首个“人造太阳”[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孙玉春;“人造太阳”初露第一缕晨曦[N];工人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霍冰;风致非圆截面柔长结构的多模态耦合振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黄勇;圆截面梁的高阶理论和梯度梁的动静态与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3 肖文凯;非圆截面钢丝轧制成型的理论与工艺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俊峰;圆截面非晶细丝复合材料微波噪声抑制特性的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2年

5 熊路;典型非圆截面柱壳的声振固有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烨;二维流场中圆截面植物与流场耦合的力学特性的数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方焰;基于音圈直线电机的非圆截面零件切削加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徐志刚;非圆截面车削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晓斌;非圆截面导弹空气动力工程估算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5 王s

本文编号:2635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635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