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赣北鄱阳湖地区第四纪黄土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2 19:18

  本文关键词:赣北鄱阳湖地区第四纪黄土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粒度特征 风积成因 黄土-古土壤 鄱阳湖


【摘要】:对长江中游南岸鄱阳湖东侧砂山下风向的太平关黄土剖面进行了粒度测试分析,与南京下蜀黄土、巫山黄土和长江河流沉积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太平关剖面粉砂(5-50μm)含量达到了50%以上,粘土次之,砂的含量略大,但不足10%,风成"基本粒组"比重较大。太平关剖面的粒度参数与风成黄土的典型剖面基本一致,而和长江河流沉积物差别明显,表明太平关剖面的风成属性;2)结合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粉尘动力学原理,太平关剖面不可能与北方黄土一样来自于西北荒漠、戈壁,而是在冰期的裸露的长江河漫滩、谷地伴随着强大的冬季风经过重力分选近距离搬运的结果;3)粒度组分深度变化揭示多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特征,黄土对应的粘土组分含量较大,粉砂和砂的含量较小,古土壤层位对应的粘土组分含量较小,粉砂和砂的含量较大,这种"沉积-成土"的韵律性变化佐证了更新世以来的冷暖气候波动。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粒度特征 风积成因 黄土-古土壤 鄱阳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2007) 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监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编号:JXS-EW-00)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开放基金(编号:ZK2013003)项目资助
【分类号】:S151.9
【正文快照】: 3.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鄱阳湖东北侧湖滨地带普遍分布着一系列的砂质沉积物,俗称"砂山",对于这套地层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1-3],主要有风成说[4,5]和水成说。而处在"砂山"冬季风下风方向的一套黄棕色土壤地层近年来引起了关注[6]。这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亚萍;贾玉连;张智;彭学敏;凌光久;王朋岭;;粒度揭示的末次间冰期以来长江中游风沙-风尘体系[J];中国沙漠;2013年05期

2 李长安;张玉芬;袁胜元;邵磊;江华军;周耀;牛志军;赵小明;涂兵;;“巫山黄土”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路晶芳;向树元;江尚松;刘超;曾方明;;西藏日喀则末次冰期风成黄土粒度分析及其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4 李徐生;韩志勇;杨守业;陈英勇;王永波;杨达源;;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与元素迁移特征[J];地理学报;2007年11期

5 庄检平;贾玉连;马春梅;胡忠;张海荣;吴敬禄;;末次冰期间冰阶晚期长江中游风尘堆积及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7年03期

6 邹学勇;赣江下游地区的风成沉积物[J];中国沙漠;2001年04期

7 吴艳宏,羊向东,王苏民,吴锡浩;九江—澎泽一带沙山研究存在问题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2期

8 鹿化煜,安芷生;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J];沉积学报;1999年02期

9 李徐生,杨达源,鹿化煜,韩辉友;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粒度特征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年04期

10 杨达源;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J];第四纪研究;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传奇;贾玉连;刘倩;凌超豪;王鹏岭;;赣北鄱阳湖地区第四纪黄土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9期

2 崔天宇;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张文桐;;汉江上游风成谷地黄土的重矿物组成特征及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6期

3 杨达源;李升峰;黄贤金;;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05期

4 杨立辉;叶玮;王彩霞;陈静;胡春生;;红土中细粒状铁锰结核的存在及其对粒度测试的影响[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年02期

5 WAN Honglian;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Major elements in the Holocen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valley,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6年02期

6 巫锡勇;凌斯祥;任勇;廖昕;赵思远;李晓宁;;渝东北黑色页岩元素迁移特征及化学风化程度[J];地球科学;2016年02期

7 赵军;代新栻;古莉;祁新忠;陈伟中;;基于粒度控制的复杂储层渗透性建模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01期

8 张驰;WüNNEMANN Bernd;曾琳;张红艳;韩志勇;弋双文;鹿化煜;;额济纳盆地GN100钻孔不同沉积相的粒度特征[J];高校地质学报;2015年04期

9 魏传义;李长安;康春国;常国瑞;;哈尔滨黄山黄土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10 楚纯洁;赵景波;;西安少陵塬黄土—古土壤序列S_3剖面元素迁移及古气候意义[J];土壤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舜;周爱锋;黄小忠;金明;孙东怀;陈发虎;;柴达木盆地表土与大气降尘粒度Weibull组成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沙漠;2012年05期

2 李长安;张玉芬;袁胜元;邵磊;江华军;周耀;牛志军;赵小明;涂兵;;“巫山黄土”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王建明;王勇;王建力;;巫山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J];人民长江;2009年13期

4 张平;宋春晖;杨用彪;高红山;张红艳;刘维明;潘美慧;刘平;胡思虎;夏维民;;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2008年03期

5 李徐生;韩志勇;杨守业;陈英勇;王永波;杨达源;;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与元素迁移特征[J];地理学报;2007年11期

6 柯于义;尹华刚;郭峰;杨汉良;;三峡库区“巫山黄土”成因研究[J];人民长江;2007年09期

7 庄检平;贾玉连;马春梅;胡忠;张海荣;吴敬禄;;末次冰期间冰阶晚期长江中游风尘堆积及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7年03期

8 孙东怀;鹿化煜;;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序列的粒度和沉积速率与中国北方大气环流演变[J];第四纪研究;2007年02期

9 于学峰;周卫健;刘晓清;郑艳红;宋少华;;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沉积学报;2006年06期

10 安芷生;张培震;王二七;王苏民;强小科;李力;宋友桂;常宏;刘晓东;周卫健;刘卫国;曹军骥;李小强;沈吉;刘禹;艾莉;;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J];第四纪研究;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国有;话说呈贡太平关[N];云南政协报;2011年



本文编号:1020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20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