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剖面水分格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9 08:28

  本文关键词: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剖面水分格局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基岩起伏 土壤剖面 土岩界面 土壤水分格局 喀斯特坡地


【摘要】:研究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坡地3条人工开挖样沟(投影长21 m、宽1 m)的岩土结构特征、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沿坡面向下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坡地地表地形与基岩地形不一致,基岩深度变异系数最大为82%,基岩起伏较大.基岩起伏程度明显影响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格局:基岩起伏较小时,土壤含水量呈上坡位至下坡位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与基岩深度相关性均不显著;基岩起伏越大,土壤含水量沿坡向下线性增加的趋势越不明显,土壤水分空间连续性越差,基岩凹陷、裂隙处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与基岩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后者对基岩起伏的响应更明显.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CB452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00) 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JJ3144)资助~~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喀斯特地貌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尤以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内桂、贵、滇东为代表[1].该区域虽雨量充沛,但其独特(24°43'—24°44'N,108°18'—108°19'E).海拔最高的“二元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导致地表水漏失严重,处647 m,最低处272 m,地势四周高、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K.Benbi;徐明岗;;长期施肥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分布和累积[J];土壤学进展;1992年02期

2 曹升赓;土壤剖面[J];土壤;1980年03期

3 N.V.Hue;王家玉;;应用土壤剖面硫素分布数据预测作物对施硫的反应[J];土壤学进展;1989年05期

4 P. B. Mitchell;杜荣民;;陈列用大型土壤剖面的一种简易采集技术[J];土壤学进展;1990年05期

5 宋炳煜;草原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监测[J];植物学通报;1993年S1期

6 王道涵;陈新;梁成华;;水田土壤剖面磷素吸附-解吸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6期

7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湖南澧阳平原玉成土壤剖面粒度组成及其环境意义[J];土壤通报;2010年01期

8 王浩清;土壤剖面记载表的改进设计[J];土壤;1987年03期

9 刘建泉,丁国民,宋采福,金吉庆,张建奇;土壤剖面的定量分析与梨成活率的线性回归预测[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3期

10 于向华,王道涵,梁成华;水田土壤剖面磷素分布特征[J];辽宁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安祥;王纪华;马智宏;沈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仁炫;徐琳媛;;质材之添加对强酸性土壤剖面酸性及钙和钾有效性的改良效应[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3 史文娟;沈冰;汪志荣;宋孝玉;;蒸发条件下夹砂层土壤剖面盐离子动态特性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贾书刚;;非搅动条件下土壤剖面气体浓度监测──以土壤CO_2、CH_4长期定位观测为例[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郑彬;王开云;许丽;秦儒;;阜新矿区煤矸石山土壤剖面特征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6 刘学军;巨晓棠;边秀举;张福锁;;基施氮肥对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杜中;刘海波;李占斌;李鹏;李婧;陈梓玄;朱冰冰;邹兵华;尹娜;贾莲莲;;洛惠渠灌区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特征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赵同科;曹云者;张国印;;用土壤剖面无机氮和小麦植株NO_3~-进行氮肥推荐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硕;基于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技术土壤剖面氮的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党廷辉;黄土区旱地深层硝酸盐累积机理、生物有效性与环境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晓宁;杨凌土壤剖面中根瘤菌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潘晓健;水旱轮作体系土壤剖面CH_4和N_2O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表排放通量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立娟;热带土壤剖面风化成壤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南京大学;2011年

4 吕丽红;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累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夏永久;重庆主要土壤剖面中锰的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U,

本文编号:1161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61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