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施用牛粪对土壤-油菜系统氮素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5 14:30

  本文关键词:施用牛粪对土壤-油菜系统氮素组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施用牛粪 氮素转化 养分吸收


【摘要】:大理是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奶业最早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粪便已成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在洱海流域内设置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施用牛粪对土壤-油菜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为洱海流域畜禽粪便资源化还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理洱海流域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下,设置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化肥与牛粪配施(NPK+S)、牛粪施用(2S)、倍增牛粪施用(4S)五种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牛粪对油菜季土壤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可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量氮(SMB-N)和全氮(TN)的影响,及对油菜地上部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的情况。施用牛粪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低于化肥单施处理,微生物量氮高于化肥单施处理,施用牛粪可减控土壤可溶性氮素流失,提高土壤微生物氮库容量,但不同牛粪施用量处理间差异较小,牛粪与化肥配施效果最好,牛粪施用对提高和保持土壤全氮含量的效果随时间延长,其效果显著,相比CK提高土壤全氮含量8.74%~13.69%,相比NPK提高9.53%~14.53%。牛粪施用处理相比化肥单施能提高油菜籽粒的吸氮量,提高幅度达8.51%~17.96%,倍增牛粪施用相比牛粪施用未能提高油菜籽粒吸氮量,仅提高油菜秸秆的吸氮量。综合土壤肥力和油菜产量,洱海流域油菜季较优施肥方式是牛粪与化肥配施,能提高油菜氮收获指数,促进氮养分向油菜籽粒转移,增加经济产量,同时能提高和保持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全氮含量,增强土壤供氮能力。
【作者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嵩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大理州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院;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3089)资助
【分类号】:S141;S565.4
【正文快照】: 5.大理州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5)付斌,刘宏斌,胡万里,段宗颜,鲁耀,金桂梅,杜彩艳,段艳涛.施用牛粪对土壤-油菜系统氮素组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6,47(5):1177-1183FU Bin,LIU Hong-bin,HU Wan-li,DUAN Zong-yan,LU Yao,JIN Gui-mei,DU Cai-yan,DUAN Yan-tao.Ef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燕;影响油菜产量的生理因素[J];新疆农业科技;2000年03期

2 科达;让油菜安全越冬[J];乡镇论坛;2000年12期

3 庄作礼;;油菜适时去主茎 枝多角多产量高[J];农家科技;2000年12期

4 陈国民,徐国祥,刘大锷,黄一鸣,张君平;桃源县油菜生产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02年03期

5 吴岳;油菜施硼的三个误区及相应对策[J];安徽农业;2004年09期

6 张海树;巧防油菜早薹早花[J];农业科技通讯;2004年12期

7 黄祥龙;油菜形成“五苗”的原因[J];湖南农业;2005年08期

8 金玉忠;油菜的科学施肥[J];吉林蔬菜;2005年05期

9 宋惠安;提防油菜开“反花”[J];湖南农业;2005年03期

10 周荣丽;;浅析油菜分段结实的原因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松林;罗锡文;;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和配套技术研究探讨[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叶川;肖国滨;郑伟;刘小三联;黄天宝;张昆;;油-稻-稻三熟轮作制下油菜轻简化技术研究[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易靖;郑家国;江心禄;苏音贵;李杰;;重庆市油菜机播机收技术研究[A];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昱;王飞;林新坚;;几种磷肥对油菜的肥效表现[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俊;张春雷;刘丹;李锋;李光明;;缺磷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油菜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祥明;;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建军;陈晓艺;马晓群;;安徽油菜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姚建国;;简阳市油菜“3414”肥料效果初报[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开芳;左明玉;郑明强;;浅析贵州省油菜施肥指标体系建设[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开芳;;浅析贵州省油菜施肥指标体系建设[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深宝;瑞昌油菜最高亩产创历史新高[N];江西日报;2012年

2 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曹涤环;防治油菜弱苗:适时播种 控制肥水[N];农民日报;2013年

3 陈茂春;油菜早施磷肥效果好[N];农资导报;2014年

4 科协;油菜密植技术[N];长治日报;2005年

5 康悦善;油菜丰收后的烦恼[N];甘肃日报;2005年

6 楚文;湖北有望在十年内成为世界油菜生产基地[N];农民日报;2003年

7 科协;春雪后的油菜中后期管理[N];长治日报;2006年

8 李红瑛邋张彩霞 张华;湖北荆门油菜标准栽进人心里[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周先进;官春云:让油菜的“油水”更足[N];湖南日报;2006年

10 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黄少华;油菜气象性灾害及其预防(上)[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卫华;油菜发芽期耐盐评价、筛选与盐胁迫下根转录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王改丽;新型甘蓝型油菜氮高效种质的筛选及其氮高效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俊;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高桂珍;油菜种子耐热性的鉴定及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陈泉;BnSGS3基因遗传转化油菜和拟南芥及转基因植株对不同病毒抗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黄星群;油菜种子贮藏物质合成及外源激素调控的生化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7 黄敏;基于光谱及数据挖掘技术的油菜养分及品质信息的无损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刘飞;基于光谱和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生命信息快速无损检测机理和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汤亮;油菜生长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筱蕾;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养分及产量信息快速获取技术和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升;枸溶性钾无机复混肥对盆栽油菜及复垦土壤养分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小清;乙烯对油菜叶表皮蜡质的调控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秦顺创;油菜机械化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推广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武鹏彬;煤基复混肥与解磷菌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盆栽油菜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康洋歌;早熟油菜生育特性、器官形成和内源激素变化对播期的响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王松林;基于多源遥感的江苏省油菜及其同物候期主要作物面积提取[D];长江大学;2015年

7 江慧;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8 曹伟;氮磷钾硼肥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吴莲蓉;油菜茎秆生化成分和倒伏相关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段秀建;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0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90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