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域模型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全氮空间分布
本文关键词:基于局域模型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全氮空间分布 出处:《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全氮 反距离权重 普通克里格 泛克里格 地理加权回归
【摘要】: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激光雷达数据为基础,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基本地形属性如坡度、坡向和复合地形属性湿度指数和相对径流强度指数等,在成土因素学说基础上,对全氮含量(TN)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建模(GWR),同时运用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K)和泛克里格(UK)对TN进行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区TN的预测,GWR模型预测精度(77.4%)高于其他3种空间插值方法,IDW预测精度(69.4%)高于OK(63.5%)和UK(60.6%)的预测精度.利用GWR模型预测研究区域土壤TN平均达到4.82 g·kg~(-1);在高海拔、地形湿度大以及相对径流强的区域,土壤TN相对较高.对预测结果进行探讨发现,不同坡位、坡向的土壤TN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基于地形属性的局域模型是土壤属性空间分布预测的更为有效的方法.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L13EA05-03)资助~~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各成 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复杂历史自然体[1].土壤属性是土壤性质和状态的定量刻画,对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重要影响.在一定区域内,成土因素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并造成土壤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晓莉,张鉴,吴晓伟,李良;质量控制图在测定土壤全氮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0年03期
2 朱江,周俊,麻英,李燕;纳米ZnO粉末在土壤全氮测定中的催化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杨义法;;刍议提高土壤全氮测定的准确性[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0期
4 安晓飞;李民赞;郑立华;刘玉萌;张亚静;;便携式土壤全氮测定仪性能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S1期
5 王琳;;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改进[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年03期
6 郭有;曹蕊香;;对影响土壤全氮分析结果的几个因子的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1964年05期
7 ;土壤全氮的测定[J];土壤通报;1965年02期
8 丘星初;土壤全氮的快速测定——亚硝酰铁氰化钠催化苯酚光度法[J];土壤;1977年01期
9 任秀坤;;缩短土壤全氮消化时间的有效方法[J];北方水稻;1982年01期
10 方樟法;;应用半微量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消除[J];浙江农业科学;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长举;李小昱;王为;高云;周竹;赵政;;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土壤全氮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立华;李民赞;孙红;安晓飞;;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土壤参数预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马茂亭;安志装;邹国元;杜连凤;刘宝存;赵丽平;赵同科;;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畅;;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国策;丹江中游小流域氮素分布与流失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邵娜;海南岛土壤全氮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艾尤尔·亥热提;艾比湖湿地土壤氮素空间异质性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维;土壤全氮及重金属铜含量的高光谱反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刘世峰;南京市溧水县稻田土壤全氮的遥感估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建华;基于GIS的兰州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6 张操;浙江省土壤氮库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杨超;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估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8 于佳;培肥措施对黑土碳、氮变化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宇;鲜水河上游流域地形因子与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钾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8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4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