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南方红豆杉林地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21 21:52

  本文选题:南方红豆杉 切入点:土壤有机碳 出处:《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属第三纪孑遗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重要的观赏、材用、药用价值,南方红豆杉的栽培与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其药用成分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做了大量工作,但有关林地土壤质量演变方面的研究实属少见。本文以浙江临安不同龄组南方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混交林、毛竹林和山核桃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森林土壤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等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南方红豆杉种植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南方红豆杉林分的科学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龄组南方红豆杉林分根区土壤的pH值、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和机械组成等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毛竹和山核桃的强度经营,导致土壤pH值显著降低,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下降,土壤砂粒比例增大,而粉粒和粘粒的比例降低,其中山核桃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毛竹和山核桃土壤K值均显著高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P0.05)。2、南方红豆杉根区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幅为14.38~17.55g·kg-1,以成熟林阶段含量最高,有机碳组分中的烷基碳、烷氧碳、羰基碳、缩醛碳所占比例也最大,而N-烷氧碳、酚基碳所占比例则最少,疏水C/亲水C、芳香度为最低,而脂族C/芳香C为最高。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强度经营的毛竹和山核桃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30.7%和28.5%;不同有机碳组分及有机碳库稳定性的指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3、南方红豆杉根区土壤中,各菌群PLFA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了成熟林阶段达最大值,而后呈下降的趋势。根区土壤真菌/细菌比例介于0.34~0.41之间,G+/G-介于0.96~1.52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毛竹和山核桃的强度经营,导致土壤微生物的PLFAs显著下降,大小顺序为南方红豆杉混交林山核桃林毛竹林,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真菌/细菌比例显著升高,而G+/G-则明显下降,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4、南方红豆杉根区土壤脲酶活性以近熟林阶段为最高;随着林龄的增长,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大,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至成熟林阶段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趁势。与南方红豆杉混交林相比,毛竹和山核桃林强度经营后,土壤脲酶活性分别降低63.9%和76.0%、过氧化氢酶降低32.3%和39.2%,蔗糖酶降低7.7%和45.5%,而酸性磷酸活性则分别提高了6.0%和21.1%。5、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可持续性指数法和TOPSIS法对林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地土壤质量优劣总体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南方红豆杉混交林毛竹林山核桃林。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秀红,郭志坚,郑清根;南方红豆杉种皮脱蜡新法[J];植物杂志;2000年03期

2 黄儒珠,方兴添,郭祥泉,郑珂晖,罗荔仙;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化学成分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年04期

3 王昌腾;浙江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J];中国林副特产;2005年01期

4 黎锡光;;南岭秤架南方红豆杉资源的调查研究[J];广东科技;2009年06期

5 王惠玲;石瑛;;历山南方红豆杉的种质资源及其保护[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辛雷;李纪元;范正琪;田敏;张晓庆;;不同栽培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特性研究[J];广西植物;2010年05期

7 张艳杰;鲁顺保;高捍东;;南方红豆杉种子综合处理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英文)[J];广西植物;2011年03期

8 曹红孙;;南方红豆杉育苗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1年10期

9 戴柳林;;南方红豆杉的特性及其种植技术探究[J];民营科技;2013年07期

10 周洪英,金平,邹天才;温度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J];贵州科学;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黎红;刘国军;;常山县南方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2 李红运;;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龙青;何梅;魏德生;王用平;;南方红豆杉的繁殖技术[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傅瑞树;;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万小金;吴晓明;;南方红豆杉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耿业林;吴晓明;汤志芳;陈贤浩;;浮梁县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谢红梅;柏劲松;;南方红豆杉优株嫩枝扦插繁殖试验[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杜亚填;陈建华;许建宇;曹庸;潘丽妍;;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多因素比较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杜亚填;陈建华;许建宇;曹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生产紫杉醇的影响[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姜育龙;;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类型选择[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科技厅社发处;我省南方红豆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取得进展[N];福建科技报;2009年

2 华文;安徽黄山 繁育南方红豆杉获成功[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晨 通讯员 许志华 刘敏;斩断伸向南方红豆杉的黑手[N];郴州日报;2010年

4 曾华龙 记者 熊妍华;铜鼓开发利用南方红豆杉取得突破[N];宜春日报;2010年

5 牛永兵;南方红豆杉落户古交原相乡[N];太原日报;2011年

6 志;福建南方红豆杉公司产出75公斤紫杉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记者 钟瑜 邹海斌;铜鼓打造“南方红豆杉王国”[N];江西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杨泽明;忠县成功培育南方红豆杉[N];重庆日报;2000年

9 新宁县林业局 伍石林;南方红豆杉新老种子识别方法[N];湖南科技报;2005年

10 蔡可柳;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N];福建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方向华;南方红豆杉林地土壤质量变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2 谢伟东;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遗传变异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艳杰;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李良松;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生长与收益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薛辉;片断化生境中南方红豆杉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吴令上;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与宿主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茹文明;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生态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庞海河;增强UV-B辐射下南方红豆杉形态、结构及代谢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林淑伟;珍贵树种针叶分解对外源物质的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玲;南方红豆杉DNA指纹图谱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王磊;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与种质资源评估[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志军;南方红豆杉造林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4 郭孝红;山西省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特征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朱慧男;秦岭太白山南方红豆杉种群特征及其与生境因子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刘姣;南方红豆杉枝叶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盆栽空气净化能力的初探[D];吉首大学;2016年

7 肖遥;南方红豆杉种源和家系生长遗传变异[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罗蓉;南方红豆杉根腐病病原及其拮抗芽孢杆菌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9 唐瑜;水培对几种观赏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10 武星彤;南方红豆杉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父本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645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45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