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侧柏、山毛桃单栽及侧柏-山毛桃混栽幼苗根际土壤环境特征

发布时间:2018-07-20 15:32
【摘要】: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均属太行山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以侧柏和山毛桃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侧柏单栽、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对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H(p0.05),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相对单栽,混栽种植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p0.05)。单栽及混栽种植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际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但并未造成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根际微生物数量发现,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p0.05),而山毛桃单栽则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混栽幼苗能有效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因而,侧柏纯林引种山毛桃可作为防止土壤退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Abstract]: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runus davidiana are the pioneer specie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aihang Mountain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single planting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monoculture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mixed cultivation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on soil nutrient status and microbial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rhizosphere were studied by pot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pH (p0.05)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was improved by single cultivation of Shanmao Peach and mixed cultivation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Shanmao Peach. Compared with single planting,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mixed planting (p0.05). Both single and mixed planting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rhizosphere soil to some extent, but did not cau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y analyzing the number of rhizosphere microb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ixed cultivation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ea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in rhizosphere soil. The number of fungi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the number of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ixed seedlings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il nutrient status and microbial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to pure forest c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event soil degrad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580)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 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 教育部2011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课题“植被恢复初期侧柏-山毛桃群落种间促进作用机制”(2011410511000)
【分类号】:S7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康雄;王小燕;薛杨;林之盼;宿少锋;薛超文;;海南省文昌市9个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土壤成分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2期

2 张小兰;肖建刚;易建涛;;喷混植生技术在黄石市黄荆山塘口治理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年03期

3 刘树岭;;张家口地区土壤原始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邓占华;卢树昌;;华北中部平原麦田土壤供硫水平及施硫肥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5 秦文利;刘忠宽;;土壤氮素矿化及氮对苜蓿生产的影响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6 杨林风;;平山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现状及其演变初探[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7 秦文利;刘忠宽;曹卫东;智建飞;刘振宇;刘yN;;对河北省发展果园生草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8 于海云;魏江生;王志军;;兴安落叶松林几种林型土壤氮含量的对比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年S1期

9 栾进华;王伟;黄波;蒙炳儒;秦林;;渝东北奉节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0年S2期

10 茹淑华;张国印;苏德纯;孙世友;王凌;耿暖;陈贵今;;禽粪有机肥对土壤锌积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丽娜;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慧;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江雪飞;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胡孔飞;湘北桤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梦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庆芳;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雪冉;矿区复垦土壤压实特征及蘑菇料施用改良效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杨慧玲;蒙阴县毛坪小流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方彦杰;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温、光合生理及产量表现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孙棣棣;应用磷脂脂肪酸方法研究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规律[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喜田;张盼盼;耿建伟;崔秋芳;;春秋季节侧柏-山毛桃群落演替初期的小气候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2 刘书盛;李萍;;几种退耕还林树种成活率分析[J];甘肃科技;2007年04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水英;孙宇;金惠;程晓东;;畲药白山毛桃根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M21的抑制作用研究[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刘峰 陈海霞;强化党建夯基础 产业富民筑富路[N];甘肃经济日报;2004年

2 记者 惠强 杨昕;我市城区秋季义务植树拉开大幕[N];平凉日报;2006年

3 记者 何小龙;我市再掀秋季义务植树绿化热潮[N];平凉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何小龙;平凉城区北山绿化几个关键数字[N];平凉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耿建伟;小浪底库区不同郁闭度山毛桃侧柏混交林小气候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薛帅征;侧柏—山毛桃根际土壤营养和微生物效应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3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3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