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植被淹没程度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影响

发布时间:2019-11-03 09:33
【摘要】:为深入揭示植被覆盖条件下坡面水流结构的内在规律,采用水槽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植被处于淹没及非淹没工况下淹没度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坡度一定条件下,平均流速和雷诺数与淹没度均成正相关关系;柔性植被覆盖下,水流流型由缓流区过渡到急流区,综合阻力系数随淹没度的增加而减小,刚性植被覆盖条件下水流流型均处于缓流区;综合阻力系数呈单驼峰形式变化;峰值处淹没度为0.9,淹没度对相对摩阻流速的影响与其对阻力系数呈相反变化趋势,基于淹没度的阻力计算经验公式决定系数均达到0.97以上;由于淹没度对各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受制于坡度,在坡面水土保持中应根据山区坡度和水深选择适当的植被高度。
【图文】:

试验装置图,试验装置,植被


第6期杨帆,等:植被淹没程度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影响833图1试验装置布置Fig.1Arrangementofexperimentalequipment流量进行测控。水槽由有机玻璃板制成,结构尺寸为6.0m×0.3m×0.25m,通过滑轮装置制动系统控制水槽坡度,试验坡度取2°~12°,步长为2°,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采用榈树的棕衣模拟刚性植被特征,刚性植被即水流流经植被区,植被形态不发生改变,模拟植被平均高度为22mm;胡麻麻丝模拟柔性植被特征,模拟植被实际高度为22mm,当水流流过柔性植被,,相对刚性植被而言,流量超过一定范围,植被会出现弯曲,甚至倒伏等现象,平均高度即倒伏高度为10mm,植被直径均为6mm,中心间距为12mm。为模拟天然下垫面,水槽底部粘贴自然土壤,土壤粘贴在水槽底部粘贴一层,保证不被水流冲刷,厚度仅有1~2mm,土壤中值粒径为0.095mm,植被覆盖度均为9.3%,梅花形布置。为控制不同淹没度下水流水动力学特征,设计流量的范围取3.65~148L/min(共17组)。(3)沿水槽设6个纵向观测断面,分别为0+0.5m、0+1.5m、0+2.5m、0+3.5m、0+4.5m和0+5.5m。每个断面横向设3个测点,观测每个测点的断面表面流速(KMnO4染色示踪法测流速)和水深(采用SX402数显测针仪测定,精度为0.01mm),横向测点位置应避开水面壅高区和植被尾水区,选在两簇植被之间。图2模拟植被布置Fig.2Arrangementofsimulatedvegetation2理论与结果分析2.1淹没度对平均流速的影响坡面流平均流速是计算坡面汇流和冲刷的基础,但关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流量、坡度和植被[15]方面,考虑淹没度对其影响研究较少。鉴于此,分析了淹没度对于柔性及刚性植被覆盖下平均流速的影响(图3),为水土保持中植被高度和类型选择提供参考。图3表明,刚性或柔性植被覆盖下,?

植被淹没程度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影响


模拟Fig.2Arrangemento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辉,卫海燕,刘宝元;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01期

2 李勉;姚文艺;陈江南;丁文峰;杨剑锋;李莉;杨春霞;;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3 李勉;姚文艺;杨剑锋;陈江南;丁文峰;李莉;杨春霞;;草被覆盖阻延坡面流作用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1期

4 敬向锋;吕宏兴;潘成忠;雒天峰;;侵蚀性坡面流流态的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2期

5 洪天求;胡宏祥;马友华;;坡面水土迁移动力学理论及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2期

6 贾婵娟;孙三祥;张建东;马德娣;刘军军;;坡面流水流流态的试验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05期

7 王玲玲;姚文艺;申震洲;杨春霞;;草被覆盖度对坡面流水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减沙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1期

8 李勉;姚文艺;杨剑锋;陈江南;丁文峰;李莉;杨春霞;;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态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9 于朋;雷孝章;陈平安;张广兴;周玉霞;;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研究的进展[J];四川水利;2009年04期

10 王玉强;王英华;张宽地;;坡面流侵蚀规律的初步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勉;姚文艺;陈江南;丁文峰;王文龙;;坡沟系统坡面流能量变化过程与特征[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2 刘阳;许歌辛;李洪星;黎肖平;;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侵蚀厚度的计算[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刘阳;许歌辛;李洪星;黎霄平;王振儒;罗立丽;苏晓光;姜桂霞;;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侵蚀厚度的计算[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安翼;刘青泉;唐超;;坡面薄层水流的阻力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明;;红壤坡面地表径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红;坡面地表上风沙跃移运动的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5年

2 郑子成;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作用及变化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傅涛;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管新建;不同土质坡面水蚀过程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冠华;茵陈蒿群落分布格局对坡面侵蚀及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丽萍;黄土边坡坡面稳定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tD;坡面水蚀输沙动力过程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钱婧;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菜地侵蚀产沙及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夏卫生;电解质脉冲法测量坡面薄层恒定水流速度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耿晓东;主要水蚀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对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明新;地表粗糙度对坡面流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黄欢;不同控制截排水布置方式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鲜;人工填挖土质边坡冲刷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徐敏;股流冲刷下土质坡面草皮缓冲带的作用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占顺;砾石覆盖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孙元帅;降雨条件下三维土工网垫防护边坡水力侵蚀特性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王凯;工程堆积体坡面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益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8 武秀荣;片沙覆盖黄土区沙土二元结构坡面侵蚀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程艳飞;山区高速公路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朱高立;模拟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崩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55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55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