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辽宁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7:51
【摘要】:本文针对辽宁省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水土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等现状,提出对辽宁省各县级(市)进行合理的区划,在系统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特点,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完整的区域规划方案,以突出地方特点、差别建设,从而在全流域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内水土资源的修护与合理利用方向,提出建设对策以提高建设针对性及建设规划效率。通过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理论加之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本文选取的要素层为:自然条件要素(B1)、自然资源要素(B2)、社会经济要素(B3)和水土流失要素(B4)。要素层确定的因子层为:地貌因子(C1)、水文因子(C2)、气象因子(C3)、土地资源因子(C4)、水资源因子(C5)、水资源利用因子(C6)、人文因子(C7)、经济因子(C8)、水土流失因子(C9)。最后由9个因子层确定出37个指标层。利用K-means分析方法进行分区,利用Silhouette系数法和Elbow法,科学的选取K值。通过对各个因子层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确定各个因子层内各个县级(市)的流域内分区,以确定分区内各个因子的现状,最后将因子合并进行综合总体分区,并结合区域特点提出建议对策。利用辽宁省30米DEM影像数据,通过对DEM数据进行坡度分析,获取不同地区的坡度数据。水土资源情况、气候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相关数据来自于《辽宁水利普查成果》、中国气象网站、《2016辽宁统计年鉴》、《辽宁森林资源》、各地水资源公报等最新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总体指标层的聚类分析,将辽宁省的七大水系流域中的十一个主要河流流域分为4个区。Area1区—辽北平原防风固沙区,Area2区—辽中平原农田防护区,Area3区—辽东山地水源涵养区,Area4区—辽西丘陵水土保持区。本文的4个分区是结合数据分析和空间位置以及流域范围,将综合因素相似的区域分为一区,为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提供支持。辽宁省多数县级(市)为严重缺水区域,并且多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通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防护、防风固沙等的分区,能清楚了解辽宁省不同区划的功能特点并提出建议对策,在指导保护水源、生态治理、农业规划、改善经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以分区理论因地制宜的进行宏观指导,能更加高效和准确的解决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河流流域,行政区,辽宁省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区划因子讨论.1 研究区概况1.1 自然条件辽宁省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均风速在 2-5 米/秒之间,均气温 5-10℃, 58 个市(县)辖区,本文只考虑 57 个市辖区(除长海县)。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减;水面蒸发量辽宁东部小、西部较大;年径流东部最大,往中部和西部递减,西最小;河流含沙量东部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含沙量小于 0.5 公斤/m3,西部含沙量年平均含沙量在0.5~1.0公斤/ m3之间,西北部最大,多年平均含沙量在1.0-5.0kg/ 东包括辽东半岛多为丘陵区,土壤侵蚀微弱,植被覆盖良好;辽中为平原地势低平,土质是省内主要粮食产地;辽西为低山丘陵,植被条件较差,土壤侵蚀水蚀较为;辽北土质结构差,并且受水侵蚀和风侵蚀,水土流失最严重。1.2 河流流域行政区概况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宗学;刘星才;李艳利;;流域一、二级水生态分区技术及在辽河流域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年05期

2 韩岩;李晓;;加速大数据聚类K-means算法的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年05期

3 康勇;曹云生;李雅茹;郑晶晶;赵佳;;京郊特色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探索——以长哨营满族乡东川区域为例[J];北京水务;2015年01期

4 张益;;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年01期

5 李建伟;王念忠;张锋;;辽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防治策略[J];东北水利水电;2013年07期

6 张玉华;韩凤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及防治对策探讨[J];人民长江;2013年10期

7 孙娟;吴悦颖;王东;;三级流域水环境管理分区体系初探[J];人民长江;2013年07期

8 郭帅;赵宏霞;张光灿;姚孝友;;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评价及分区[J];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02期

9 吴骁博;尹忠东;高广磊;李耀明;陈倩;康璇;;基于层次聚类法的四川省“长治”工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10 朱连江;马炳先;赵学泉;;基于轮廓系数的聚类有效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永胜;李宁;胡影;万丽;王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分区及布局初探[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李小芳;王治国;张超;;燕山山地丘陵水土保持区划[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岩;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张蕾;东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孙艳红;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秀雅;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薛霞;山洪防治区小流域分类与预警指标确定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黄福卫;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柳林夏;基于Arc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D];长安大学;2016年

5 王彦卓;本溪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董骐瑞;k-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7 承志荣;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明亮;基于PCA和聚类分析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9 刘素平;辽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2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72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