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丹江口库区农用化肥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04:32
【摘要】:研究丹江口库区农用化肥污染负荷及空间分布特征,对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以丹江口库区8个县区为研究基本单元,以2000-2014年化肥施用量及耕地面积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化肥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库区化肥投入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检测库区内临近农田的水体COD、TN、TP和NH_3-N的浓度含量,运用ArcGIS软件的分级色彩表示方法,对库区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负荷、风险程度和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分级,以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级别,表示其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直观反映各区域的污染程度如何,便于进行更加细致准确地评价分析。并对库区农户农业化肥非点源污染的认知行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污染的驱动因素,以便更能有效的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恶化。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4年库区化肥施用总量和负荷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邓州市化肥施用量占库区总化肥、氮肥及磷肥施用量的比重最大。库区各县区中西峡县、郧西县和十堰市市辖区化肥施用负荷量都处于高级水平,内乡县负荷量处于最低等级。(2)2000~2014年库区整体化肥施用风险程度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风险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014年库区整体总化肥、氮肥、磷肥施用风险程度处于中等风险,其中丹江口市风险程度为最低风险状态。各地区总化肥和氮肥中十堰市市辖区风险程度最高。磷肥中西峡县风险程度最高。(3)通过对库区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得知,库区枯水期水质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丰水期浓度。库区全年水质污染物高值区主要集中淅川县、西峡县和郧县,入库河流的水质污染物浓度高于库区浓度。(4)水质TN、TP、NH_3-N和COD浓度与化肥施用负荷存在显著相关性,TN和NH_3-N年平均浓度与化肥负荷量相关系数为0.998,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TP和COD年平均浓度与化肥负荷量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5)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农户对化肥面源污染认知与行为的调查分析,大部分农户对化肥面源污染有些了解,但认识不够正确和全面,并且很少有农户会为防止化肥面源污染采取实际行动。而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户认知行为有显著相关性,是提高农户认知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丹江口库区,采样点


与矢量数据结构表达和组织的,,可以建立农业非点源污染强度的空用分级色彩表示方法以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级别,将所需要素的分级方法分成若干等级。不同色彩表示化肥负荷量、风险程度、水化特点,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要素属性数据的定量差别,并非常客性数据变化的宏观规律,便捷地查询各区域的污染严重程度和污染从而更加细致准确地进行评价分析。采集及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郧区、郧西县、丹江口市等 8 个县区要河流进行了水样的采取。法:使用提前用酸洗过的无菌洁净聚乙烯瓶,在同一区域水下 5 cm的水样混匀,收集 5 L 水样品,4℃冷藏,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指标法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HJ/T 91—定,库区共计样点 38 个,分别在丰水期(7 月~10 月)和枯水期(样,采样点的分布如下图(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1;X52;S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钦普;;淮河流域化肥施用空间特征及环境风险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9期

2 洪燕婷;仇蕾;;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分析[J];环境科技;2015年03期

3 刘钦普;林振山;周亮;;山东省化肥使用时空分异及潜在环境风险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7期

4 刘钦普;;江苏氮磷钾化肥使用地域分异及环境风险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5期

5 刘远书;高文文;侯坤;杨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6 姜慧敏;李树山;张建峰;杨俊诚;李玲玲;张水勤;郭俊Z;刘恋;谢义琴;王峰源;;外源化肥氮素在土壤有机氮库中的转化及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06期

7 刘钦普;;中国化肥投入区域差异及环境风险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8 刘钦普;;河南省化肥施用强度地理分布及其环境风险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9 李为;都雪;林明利;张超文;张堂林;刘家寿;丁怀宇;张胜宇;李钟杰;;基于PCA和SOM网络的洪泽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10 孙本发;马友华;胡善宝;路青;张维维;方凡;;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丹;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政策设计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陈勇;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鹏;基于SWAT模型的滇池流域不同施肥情景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高正;清江流域长阳段非点源污染源分析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孙兴旺;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特征与规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朱丹丹;大庆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钱秀红;杭嘉湖平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调查评价及控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77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77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