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技术的农作物生长状态识别算法研究
【图文】:
尼康 5200 数码相机,该相机有效像素为 4496*300动白平衡的功能,支持 USB 和 RJ-45 传输方式,文机安装高度距地面 4.5m,俯仰角 45 度,相机固定作物的范围固定,观测面积约为 50 平方米。图像采景图片,时间分别为 9 时、10 时、11 时、12 时、1像以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并且保存在以日期命名的为“站点信息_作物种类_年月日时分秒”,方便图像育时期的准确时刻。
图 2.3 图像采集器组成结构元主要用来完成采集作物生长状况的实景图像,并与统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点: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设置传感器参数;集的图像数据存储到 CF 卡中,并通过通信模块实现控中心进行交互;电量,可设置自适应的电源供电模式,例如,在工。单元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站支持现有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太网专线(IEEE 802.3)和光纤,无线通信方式主要 2.4。将监测点的预警信息及时发送到区域控制中心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26;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正笑;刘涛;陈瑛瑛;孙成明;武威;陈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稻田杂草盖度计算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年04期
2 徐超;高梦珠;查宇锋;曹利民;;基于HOG和SVM的公交乘客人流量统计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5年02期
3 卢英;王慧琴;佟威;李俊杰;;基于Harris-张正友平面标定法的摄像机标定算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4 刘艳;李腾飞;;对张正友相机标定法的改进研究[J];光学技术;2014年06期
5 刁智华;王会丹;魏伟;;机器视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4年03期
6 余卫东;杨光仙;张志红;;我国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现状与展望[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7 张雪芬;薛红喜;孙涵;曹治国;李翠娜;金红伟;余正泓;;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功能与设计[J];应用气象学报;2012年01期
8 吴琼;朱大洲;王成;马智宏;王纪华;;农作物苗期长势无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2011年04期
9 陆明;申双和;王春艳;李茂松;;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夏玉米生育期识别方法初探[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3期
10 张志斌;罗锡文;臧英;厚福祥;徐晓东;;基于颜色特征的绿色作物图像分割算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大威;基于集成学习的高分遥感图像玉米区高精度提取算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2 郑玲;小麦生物量田间快速测量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龙建武;图像阈值分割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白晓东;基于图像的水稻关键发育期自动观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贾彪;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系统构建[D];石河子大学;2014年
6 龚爱平;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易学能;图像的稀疏字典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兰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的识别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黄桂平;数字近景工业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娟;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玉米发育期识别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2 卢昊宇;基于激光标定与图像处理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系统[D];河南工业大学;2017年
3 方益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菜生长过程自动识别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齐国红;基于FCM和SVM相结合的作物病害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赵晓兰;作物长势监控图像中绿色植物的识别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舒娜;摄像机标定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潘子昂;基于SIFT算法的图像匹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陆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玉米生育期自动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马彦平;基于数字图像的冬小麦、夏玉米长势远程动态监测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于英;双目立体工业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7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7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