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下黄壤无机磷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勇,卜训琴;安徽省几种主要土壤无机磷的积累规律[J];土壤;1998年03期
2 马保国;麦稻轮作高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季节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封克,汪晓丽,陆海明,赵海涛;风干对土壤主要无机磷组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4 杨丽娟,张玉龙,刘妤,周崇峻;长期节水灌溉条件下保护地土壤无机磷分级及其有效性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5年03期
5 赵海涛;封克;汪晓丽;盛海君;;磷在不同土壤和无机磷组分间的转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李中阳;李菊梅;徐明岗;吕家珑;孙楠;;外源磷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及有效性[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年03期
7 刘英;郝会军;任培华;房师梅;;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8 杨凯;关连珠;朱教君;颜丽;;外源腐殖酸对三种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年06期
9 丁怀香;宇万太;马强;;施肥和茬口对潮棕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年06期
10 苏倩;侯振安;;生物碳对新疆灰漠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曰鑫;侯宪文;;腐殖酸对土壤中无机磷活化效应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中阳;李菊梅;徐明岗;;长期不施磷肥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及速效磷的变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程艳丽;邹德乙;邹丹;束良佐;;棕壤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残留无机磷形态及其转化的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海明;土壤无机磷组成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2 李中阳;我国典型土壤长期定位施肥下土壤无机磷的变化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马志敏;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无机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张海军;黑龙江省西部草地土壤无机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沈乒松;福建主要土壤类型迟效库态无机磷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江晶;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7 李明新;土壤中溶无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阴沟肠杆菌溶无机磷基因的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吕海艳;长期定位施肥黑土无机磷形态及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9 贾莉洁;长期不同施肥和管理对X土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尹云锋;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41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41624.html